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构建阿霉素(DOX)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伪人参皂苷GQ(PGQ)对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股静脉注射DOX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18 mg/kg)、DOX+右丙亚胺(DZR)组(180 mg/kg)和DOX+低、中、高剂量PGQ组(分别为3、6和12 mg/kg/d)(n=5)。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大鼠心脏/体质量(HW/BW)比值,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和血清肌钙蛋白I(TnI)水平,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大鼠BW总下降值明显升高(P<0.05),HW/BW比值明显增高(P<0.05),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P<0.05),TnI水平明显增高(P<0.05),并见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损伤。与DOX组比较,DOX+DZR组和DOX+中剂量PGQ组大鼠HR、LVSP、±dp/dtmax明显升高(P<0.05),TnI水平明显减低(P<0.05),HW/BW比值明显减低(P<0.05),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好转。与DOX+DZR组比较,DOX+中剂量PGQ组大鼠BW总下降值明显减少(P<0.05),且对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保护作用更显著。结论:PGQ能够拮抗DOX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录因子Sox2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在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探讨Sox2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已确诊的不同类型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病理标本中S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Sox2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为4.5%,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为70%,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Sox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ox2在鳞癌中高表达,在腺癌中几乎不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3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 1996 - 0 1~ 2 0 0 3- 0 3我们接诊的多发性骨髓瘤 (MM) 5 5例中误诊 32例 (5 9.2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1 ]。首诊误诊时间至确诊时间为 0 .5~ 2 4个月不等。以腰痛为主要表现误诊为腰椎骨质增生 3例 ,腰间盘突出 2例 ,腰肌劳损 2例 ,骨质疏松 1例 ,慢性肾盂肾炎 1例 ;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椎体转移癌 2例 ,右肋肿瘤 1例 ;以四肢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风湿 1例 ;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误诊为肾病综合征 1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6例 ;以头晕、乏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缺铁性贫血、双相性贫血、冠心病、慢… 相似文献
4.
5.
巨幼细胞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增殖细胞巨幼变为特征的一组贫血综合征 ,DNA合成障碍是其共同生化基础。其中 ,因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所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占 95 %。据国外报道 1/ 3妊娠妇女 ,90 %嗜酒者和 5 0 %以上麻醉品成瘾者有叶酸缺乏 ,1/ 3住院病人血清叶酸低于正常。1 叶酸和维生素B12 代谢(1)叶酸的代谢叶酸亦称蝶酰谷氨酸。其性质极不稳定 ,易被光及热分解 ,10 0℃、15分钟即被完全破坏。正常人每天需要叶酸 2 0 0 μg(孕妇和哺乳者为 30 0~ 4 0 0 μg)。体内叶酸总量约为 5~ 10mg ,仅供人体 4个月之用。如补…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与特点。方法:对3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占同期产妇的3.6%,32例患者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22例(68.8%),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1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4例(12.5%),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6.2%)。各组血小板平均体积从大至小分别为:ITP及PIH>GT>AA。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配合骨髓常规检查有助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治疗的关键是依据不同病因及血小板减少程度选择相应的输血及对症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化疗后骨髓抑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8例实体瘤化疗患者所具有的可能与骨髓抑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因素(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A组肝、肾功能异常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曾接受放疗≥3次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曾接受化疗≥6次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年龄≥60岁明显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高剂量化疗(OR14.13,P<0.01,参数估计2.58),高毒性化疗药的应用(OR8.86,P<0.01,参数估计2.01),KPS评分≤60(OR5.11,P<0.01,参数估计0.71),骨或骨髓转移(OR3.16,P<0.01,参数估计1.37),化疗前白细胞水平低(OR7.56,P<0.01,参数估计0.416)。结论高剂量化疗药及高毒性化疗药的应用、KPS评分≤60、骨转移、化疗前白细胞水平低,年龄、肝肾功能情况及肿瘤分期、以往有无接受化疗均与化疗后骨髓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因进食后恶心、呕吐伴进行性加重1个月,于2012年9月4日入我院胸外科。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邻近贲门、贲门、胃底、胃体小弯侧可见以溃疡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周边呈堤样增生。病理诊断:(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小弯)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型),核分裂象>20个/10 HP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CD2(-)、CD3(-)、CD79a(-)、CD20(-)、MUM1(-)、CD10(+)、Bcl-6(+)、TTF-1(-)、CD56(+)、CgA(-)、Syn(+)。肝、胆、脾增强CT:肝脏多发转移瘤;胃小弯、腹主动脉旁、左侧肾上腺外支、脾门血管旁均可见转移性病变(图1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