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增生性瘤样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具有一定特征。该文报道了SANT男、女患者各1例,均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脾脏孤立性肿块,其中男性患者2年间肿块由3 cm×2.5 cm增大至5 cm×4.5cm。镜下为特征性的血管瘤样多结节生长模式,间质硬化,结节内含3种不同类型血管:毛细血管(CD34+/CD8-/CD31+)、窦状隙(CD34-/CD8+/CD31+)、小静脉(CD34-/CD8-/CD31+)。1例CD8阳性的窦状隙表达较少,1例CD8阴性表达。2例均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后分别随访5、8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作者通过报道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希望能提高临床病理医生对该疾病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例SMARCA4缺失性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d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6例我院病理科SMARCA4-dNSCLC存档病例,总结常规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EGFR突变检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有吸烟史。肿瘤表现多样,6例均可见实性腺癌区,伴部分或大部分腺泡样、乳头样结构,其中1例细胞内外可见淡蓝色黏液,1例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合体样、多极核分裂等高级别核形态,所有病例均坏死明显,间质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SMARCA4弥漫阴性,CK7、p53弥漫强阳,TTF-1、Napsin A、p40、p63、CD56、CgA均为阴性,干细胞标志物CD34阴性、SOX-2部分弱阳(4/6),免疫标志物PD-L1弱阳性表达(TPS:0%~3%)。ARMS-PCR检测示6例均未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热点区突变。随访,3例死亡(平均生存期17个月),3例远处转移,3例无瘤生存。结论 SMARCA4-dNSCLC是NSCLC的一个小子集,肿瘤直径偏大,好发于吸烟男性,具有特征的免疫和分子表型,预后差,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放、化疗不敏感,早期...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ETMR)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0月收治的1例ETMR患儿的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分析,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 男性, 年龄5.5岁, 以反复头痛20 d、加重伴呕吐1 d入院, 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右侧颞叶巨大囊实性占位, 大小11.3 cm×6.5 cm, 术中见局部侵及硬脑膜。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巢团状、小梁状, 富含多层菊形团和无核神经毡。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LIN28、CD56、Nestin、ATRX, 不表达IDH1、INI-1、CD99、H3G34R及S-100, GFAP弱阳性, Olig-2和NeuN散在阳性, p53++, Ki-67阳性指数70%, 神经毡和分化的细胞表达Syn;荧光原位杂交C19MC区域未见扩增;综合诊断为ETMR。结论 ETMR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致死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多见于幼儿, 其临床特征不典型、容易误诊, 确诊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11号染色体长臂(11q)异常的Burkitt样淋巴瘤(Burkitt-like lymphoma with 11q aberration,BLL-11q)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和2021年就诊的2例BLL-11q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9例极低体重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在极低体重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护理。治疗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SaO2及血气分析的观察为治疗提供可靠指标,正确的气管插管、体位及注入药液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注入药液后有效的机械通气,科学的吸痰能够使药液充分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等相关营养指标与晚期结直肠癌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行姑息性手术及术后行化疗治疗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97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及化疗前后营养指标结果,分析化疗前后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各营养指标水平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①化疗前,超重组与正常组、超重组与低体重组在年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水平在不同肿瘤部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②化疗后低体重组和低Hb组患者明显增多,正常组和高Hb组患者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7)。③性别、化疗后Hb水平和化疗后ALB水平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分化程度及化疗后BMI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①年龄超过60岁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低体重,结肠癌患者比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贫血,此两类患者营养风险更高。②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出现低体重、贫血的患者比例较化疗前增大,化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更大。③性别、化疗后ALB及Hb水平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预后的危险因素,但不能独立预测其预后;肿瘤分化程度和化疗后BMI水平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肿瘤以实性区为主,局灶形成囊腔,肿瘤细胞强嗜酸性,有胞质内彩斑、空泡,可见多核化,囊壁被覆鞋钉样排列的强嗜酸性细胞。例2以囊性区(巨囊)为主,局灶实性,囊壁被覆强嗜酸性肿瘤细胞,呈鞋钉样排列,胞质内彩斑及空泡不明显。2例免疫组化表型均为局灶CK20(+)。结论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以实性和囊性结构及大的嗜酸性细胞为主型的惰性肾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表现为独特的CK20局灶阳性。通过其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独特的免疫表型表现比较容易与其他嗜酸性肾细胞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