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且由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共40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对照组应用大圆针及Endoclose腹壁缝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92例。回顾分析2组不同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
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费用[单侧:(6.29±0.32)千元比(7.40±0.53)千元,双侧(8.85±0.65)千元比(9.60±0.38)千元]、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106/208比48/192)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疝针"或腹壁缝合器即能完成手术,费用更低;而且该技术微创、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85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收治的青年乳腺癌(≦35岁)85例作为青年组,将同时期收治的中老年乳腺癌(﹥35岁)98例作为中老年组,收集其临床病理类型,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Her-2表达、P53表达方面、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等方面开展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乳腺癌和中老年组乳腺癌在病理类型上、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ER、PR及Her-2的表达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P53的表达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提示其较中老年乳腺癌有更强的侵袭性,淋巴结转移较早,5年无病生存率较低,所以在临床上改善其预后最好的办法是早期发现并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4.
我院对22例ed岁以上尿毒症病人进行了985次醋酸盐透析,现就发生的急性并发症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四例中,女7例,年龄ed一万岁,平均64岁。原发性疾病中:慢性肾炎14例,原发性高血压3例,糖尿病肾病2例,其它3例。透析前BUN平均月.6t8.4illly-c)ljL,Crl030L836peL,12例血钾升高达7.511lllXiljL。l)诊断标准:慢性肾功衰(CRF)诊断标准:根据lop年“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对透析方法:本组病员全部使用德国产B.Braun血液透析机,透析用水美国产反渗纯水装置,透析器采用德国产CE-1.ld,血仿膜1…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1例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21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AC)并接受POEM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行POEM治疗。其中3例术中少许渗血,经内镜下电凝止血,出血停止;2例出现纵隔和皮下气肿,2~3d后气肿消退。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汤配合蜈蚣蛋治疗肾炎后蛋白尿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活血化瘀,化气行水的桂枝茯苓汤及具有通络、散结的蜈蚣蛋治疗肾炎后蛋白尿66例,总有效率96.97%。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59例血液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学异常为主要变化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学改变。方法对59例SLE患者的外周血常规、骨髓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中血像异常者43例,其中仅单系减少的患者7例,两系减少的29例,全血细胞减少5例。中、重度与轻度活动组相比,血细胞减少更明显,且以两系或三系减少为主(P〈0.01)。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减少有明显改善(P〈0.01)。在59例中有38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31例,增生低下者7例。结论SLE的血液学异常表现复杂,可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线索,减少误诊,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评分系统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发病时间≤72 h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手术治疗8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前后3年分成A、B两组,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探讨预测性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中转开腹率的影响。结果 89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病例。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92例患者中,体温≥38.5℃、腹膜炎体征、白细胞计数≥18.0×109/L、C-反应蛋白≥30.0 mg/L、胆囊壁厚度≥0.8 cm的组别有着更高的中转开腹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并以前后3年中转开腹率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以全身炎症反应及影像学作系统评分作术前评估能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