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病例13例,早期辅助控制(A-CV)通气,逐步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行机械通气,待意识障碍改善"GCS≥10分",此时拔除气管插管导管,改用口鼻面罩或鼻面罩双水平正压(Bi PAP)通气,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前、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PSV、PEEP水平。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再次气管插管例数、死亡例数。结论以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换气指标,根据患者通气换气指标及时调整无创机械通气PSV水平,可以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45例精神病人拒食原因及并发症的探讨罗先海何俐钧(四川省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人拒食日益为临床所重视,为提高其认识和治疗水平,本文收集了我院1989年—1995年住院精神病人拒食45例,经积极治疗均获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精神病拒食原因多为幻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两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治疗第15天及30天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5天及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脑出血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效,可用于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盐酸氨溴索治疗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观察经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经盐酸氨溴索治疗、常规治疗,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PEF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经盐酸氨溴索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FVC[(2.99±0.23)L]、FEV1[(2.62±0.55)L]、FEV1/FVC[(65.39±12.21)%]、PEF[(3.52±0.66)L/a]数据指标经数据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均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00%、FVC:(2.49±0.66)L、FEV1:(1.67±0.51)L、FEV1/FVC:(59.67±9.33)%、PEF:(2.93±0.77)L/a]更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经盐酸氨溴索治疗社区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可以获得更为肯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万  罗先海  秦书雯  房蓓 《四川医学》2013,(12):1896-189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我科2009年06月至2012年12月共60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89±2.79)min;术中出血(19.33±7.28)ml.60例患者中5例因非气管切开因素死亡,3例长期留置气管导管,52例拔除气管导管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无气管狭窄.结论 在正确掌握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手术方法及技巧情况下,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且手术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在重症医学科推广.  相似文献   
6.
罗先海  陈万 《重庆医学》2016,(10):1381-1383
目的:探讨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 )≥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撤机,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为治疗组,早期辅助控制通气,逐步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 V )+压力支持通气(PSV),待意识障碍改善“改良GCS≥10分”,此时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前、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 PSV、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为对照组,在“改良GCS≥10分”后仍按常规有创通气治疗,以SIM V+ PSV方式继续撤机,先逐渐降低SIM V频率至5~8次/min ,后减低PSV水平至5~7 cm H2 O ,稳定达2 h后脱机,气管插管内吸氧再稳定2 h后拔管,拔管后如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给予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PE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高于有创机械通气水平(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22±2.11)d和(9.17±4.91)d ,P<0.05;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18±5.53)和(4.33±3.55)d ,P<0.05;V A P发生例数分别为1和6例( 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天数、再次气管插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改良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换气指标,能指导早期拔管,降低VAP发生率,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先海  陈万 《西部医学》2012,24(1):108-10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在癫痫持续状态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制定的临床路径表作急诊抢救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癫痫发作被控制,病人逐渐清醒;2例放弃治疗;死亡5例。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可缩短大发作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陈万  罗先海  秦书雯 《西部医学》2013,25(5):769-771
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特点,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6将31例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的频次进行统计;再将每例病员存在原因按只有一个原因分为一类(单因素),存在两个原因的分为一类(双因素),存在三个或以上原因的分为一类(多因素),统计三类病员比例;同时统计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时间段及再次插管率。结果 31例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中医护操作不当2人次,肢体约束不当12人次,插管固定不当10人次,病员未镇静6人次,病员镇静不充分20人次,发生在每日唤醒中12人次;31例病员中单因素占13%,双因素占45%,多因素占42%;31例病员中68%发生在白天,32%发生在夜间;31例病员中有84%需再次气管插管,16%无需气管插管。结论病员镇静不充分、肢体约束不当、每日唤醒、插管固定不当、病员未镇静等为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常见原因;及时进行系统呼吸功能及气道评估,减少拔管延迟;强调重点时段、常见原因的综合预防可降低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罗先海  陈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86-48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7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自动出院或放弃治疗5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37%。结论多种危重病都有可能发生ARDS,ARDS的治疗为综合治疗,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死亡原因多为多脏器功能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1989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住院的病人中,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共5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16例(31.4%),女性35例(68.6%),男:女=1:2.19。年龄19~70岁,平均44.2±13.9岁。职业:农民8例,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