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应用后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后方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采用后踝关节镜治疗患者17例,其中后踝关节撞击征7例,距骨骨软骨损伤4例,后踝关节游离体2例,Haglund畸形4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对踝关节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2±0.6)分,P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49.8±6.9)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87.5±7.3)分,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后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后方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腓骨肌腱滑脱症最早由Monteggia在1803年报道,指腓骨肌腱从腓骨沟原有解剖位置移位脱出,从而导致踝关节疼痛、弹响,甚至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临床上腓骨肌腱滑脱症并不常见,漏诊率高,早期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转变为慢性损伤,其中90%以上为运动性损伤引起[2].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慢性腓骨肌...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回顾性分析作者采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2018年,对17例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8.0±6.4岁(21~45岁),14例经内踝截骨,3例采取前内辅助小切口。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均进行功能评分和影像学评估。功能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估包括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MRI)检查。结果:随访时间26.0±5.9个月(15~36个月),术前CT显示囊性变直径为8.2±1.3 mm,深度7.6±0.9 mm,VAS评分由术前6.9±0.9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3±0.9分(P<0.01),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53.4±5.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6.5±7.6分(P<0.01),优良率82%。末次随访时CT检查显示囊性变填充良好15例,MRI检查显示修复区软骨面平整13例。结论: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Hepple 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影像学证实填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医学工程保障是有效组织实施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结合本源参与汶川、芦山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实践,从医疗物资筹措的方法和渠道、保障临床物资需求、调配和检修设备、消毒供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关节习惯性脱位Hill-Sachs (HS)损伤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共收治116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3岁,平均(25.73±5.10)岁。根据是否存在Hill-Sachs损伤分成HS组和非HS组。通过CT检查评估Hill-Sachs损伤情况,对比患者的一般情况、脱位次数、初次脱位距手术时间和合并骨性Bankart损伤的情况,分析发生Hill-Sachs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中,55例存在Hill-Sachs损伤,发生率为47.41%。HS组和非HS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5.07±4.28)岁和(26.33±5.7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组中18例患者为左肩,37例患者为右肩;非HS组中19例患者为左肩,42例患者为右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组和非HS组平均脱位次数分别为(16.76±11.26)次和(6.38±4.77)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次脱位距手术的时间分别为(35.09±19.46)个月和(11.98±7.30)个月(P0.05)。HS组中21例存在骨性Bankart损伤,占38.18%;非HS组中23例存在骨性Bankart损伤,占37.7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ll-Sachs损伤是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的常见现象,脱位次数和初次脱位距手术时间是发生Hill-Sachs损伤的危险因素,而骨性Bankart损伤不是发生Hill-Sachs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