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幽门毗邻部位病变的诊治或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红色乳胶液经动脉灌注和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幽门下动脉的起始类型及分支分布情况。结果:(1)幽门下动脉主要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51.6%)或胃网膜右动脉(29.0%);(2)幽门下动脉双干起始占55.0%,单干起始占45.0%;(3)幽门下动脉与胃网膜右动脉在幽门下端构成浆膜下吻合。结论:在胃手术处理胃网膜右动脉时,应在幽门下动脉起点的远端结扎胃网膜右动脉,以防止幽门附近残胃血供匮乏。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从健康人群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分子流行病学规律以及与Hi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青酶素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市1月龄以上380名健康人群采集咽拭子,共分离培养175株流感嗜血杆菌,参照Pitt-man方法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应用PCR方法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属及荚膜鉴定,参照Kilian方法对其中的141株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从不同年龄组选出共59株流感嗜血杆菌株,应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141株流感嗜血杆菌分为8个生物型,Ⅰ~Ⅷ型分别为8.51%、36.88%、34.04%、4.96%、7.80%、0.71%、6.38%、0.71%。分离的菌株以无荚膜的不可分型Hi为主(97.14%),5株为有荚膜型,其中2株为b型,3株为e型,Hi产青霉素酶的阳性率为14.18%,59株Hi菌株分为52个PFGE基因型。结论深圳市健康人群Hi携带菌株多为无荚膜的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以Ⅱ、Ⅲ型为主。PGFE基因分型呈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5种布鲁氏菌核酸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一致性和检出能力,为临床实验室选择检测方法和布鲁氏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经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布鲁氏菌阳性的血液样本38份,健康人的血液样本24份,潘氏变形杆菌、溶藻弧菌、河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DNA各1份,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临床样本检测的一致性;选择1份阳性样本核酸用无RNA酶水梯度稀释得到5个浓度(浓度1:4453.13 fg/μL,浓度2:1113.28 fg/μL,浓度3:278.32 fg/μL,浓度4:69.58 fg/μL,浓度5:17.40 fg/μL),每个浓度使用5种试剂盒(编号A-E)分别进行3次检测,比较5种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及批内重复性。结果5种试剂盒检测67份DNA样品的符合率稍有不同,试剂盒ABDE的符合率均为100%,试剂盒C的符合率为98.51%。批内重复性显示5种试剂盒在浓度1、浓度2、浓度3水平重复检测DNA的Ct值变异系数均<5%;在浓度1与浓度4梯度区间,试剂盒的阳性检出能力比较显示试剂盒A、B、D较高,为11/12,试剂盒C和E较低,为8/12。结论5种试剂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好,灵敏度和符合率稍有差别,特异度均为100%;重复性较好,检测性能良好。部分试剂盒对弱阳性样本的检出能力不强,该类样本可使用多种试剂盒复核,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人与大鼠Ghrelin在AMI病理过程中的潜在的生物学效应。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大鼠模型,实验设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MI模型组、AMI模型+人Ghrelin组及AMI模型+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s,GHSs)受体(GHSR)阻滞剂[D--Lys3]-GHRP-6组f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MI术后24h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大鼠血浆的Ghrelin水平均升高,但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以GHSR阻滞剂组最高(P〈0.01),人Ghrelin干预组比模型组低(P〈0.05)。结论;MI术后24h大鼠Ghrelin明显升高,人Ghrelin抑制但GHSR阻滞剂增加AMI大鼠血液循环Ghrelin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GHSR介导的心脏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心脏各部心肌氮能神经元及氮能神经的形态及分布,为探讨氮能神经在心脏功能及其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在大鼠心肌内均有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胞体呈梭形、蝌蚪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形状.nNOS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条索状、细线状及不定形状,其走行多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结论:心肌中氮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分布,提示氮能神经参与心脏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并评价其在布鲁杆菌菌株鉴定及流行病溯源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MLVA方法,对16株羊种菌、22株牛种菌、21株猪种菌和10株犬种菌株进行分析,使用BioNumerics(Version 5.0),对16个位点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式用平均连锁聚类法(UPGMA).计算每个位点的差异指数,菌株的基因型通过MLVA2010数据库确定.结果 使用MLVA方法,通过Bruce06、Bruce08、Bruce11、Bruce12、Bruce42、Bruce43、Bruce45、Bruce55共8个位点可以区分布鲁杆菌的种;通过Bruce04、Bruce07、Bruce09、Bruce 16、Bruce30共5个位点可以对菌株进行溯源,确定菌株流行病学相关性.结论 MLVA技术是一种分辨率高且易于在省级疾病防控系统监测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分型技术,可以加强布病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是在胚胎4周时、于前肠与中肠交接处、含有内胚层的间胚层组织中发生的,此处还发生了胆总管.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组织中CGRP的含量变化及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mRNA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阿霉素(ADR)制备慢性心衰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检测。结果CHF时,心肌组织中CGRP含量为34.82±3.01,高于正常心肌组织中CGRP的含量24.77±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GRP的mRNA表达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CGRP含量变化及其mRNA的表达调控,与C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生物学分型、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表型和分子分型特征,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1988年和2004-2007年期间,成都市儿童医院从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273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微生物手册>.菌株的生物学分型和血清学分型分别参照Kilian和Pittman分类法.应用PCR方法对所有的菌株进行荚膜鉴定和血清学分型鉴定.随机选择100株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应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273株流感嗜血杆菌可分为8个生物型.17.6%(48/273)的菌株为生物型I型,43.6%(119/273)为生物型Ⅱ型,22.7%(62/273)为生物型Ⅲ型,7.3%(20/273)为生物型Ⅳ型,5.9%(16/273)为生物型V型,0.4%(1/273)为生物型Ⅵ型,1.8%(5/273)为生物型Ⅶ型,0.7%(2/273)为生物型Ⅷ型.99.6%(272/273)的菌株为无荚膜的、血清学不可分型的流感嗜血杆菌,1株为血清型f型.100株流感嗜血杆菌经PFGE分析,可分为96个PFGE基因型,93株菌株各自代表一个PFGE基因型.基因型的分布与菌株的分离时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是无荚膜的、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生物型主要是Ⅰ、Ⅱ和Ⅲ型.血清学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PFGE基因型呈现明显的多态性,菌株的分子多态性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成都市没有形成暴发与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原因;PFGE基因分型与生物学分型和血清学分型比较,具有很强的菌株分辨能力,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适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以辅助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可靠方法。1培养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改革,每年我们局部解剖学科都组织一次课外小组,在将开设局部解剖学课程的年级,选择对解剖感兴趣的学生作为成员,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在活动之初,教研室指定副高职以上教师为他们分别讲授《层次解剖技巧》、《医学科研方法》、《指导发现法教学》、《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