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神经纤维瘤病一个家系报告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529300)甄新焕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富嫦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于1882年由VonRecklinghausen首次报告。本文报告一个家系以连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7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早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结果实验组基本痊愈病例数量较比对照组多,无效病例数显现更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深静脉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上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在疾病恢复期第6、9、12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提高ACI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院前抢救心搏骤停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院前抢救心搏骤停患者中使用AED的382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呼叫电话至开始除颤时间,并计算成功除颤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统计复苏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82例患者中46例心电示波为室颤,现场予AED除颤后成功恢复自主循环12例;心电显示为心脏停搏、无脉搏心电活动(PEA)者经CPR后转为室颤,经AED除颤恢复心跳2例;心肺复苏成功共14例。呼叫至开始除颤时间,存活组(6.72±1.53)min,死亡组(9.32±2.03)min。结论影响除颤厦心肺复苏成功主要的因素是时间,使用AED快速旱期除颤可以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硫酸镁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硫酸镁 (MS)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6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MS +UK组 (MU组 ,5 0例 )和UK组 (46例 )。MU组在静滴UK前后加用MS。结果 2组的再灌注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MU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 (RA)发生率、4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 (P <0 .0 1,P <0 .0 5 ) ;开始治疗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 (SA)、心力衰竭 (HF)及梗死后心绞痛 (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 (P均 <0 .0 5 )。结论 硫酸镁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可提高UK溶栓疗效 ,减少并发症 ,明显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nicalarteroseleroticencephatopalhySAE)或称Binswanger氏病,过去报道不多,随着高分辨率CT和MRI的应用及病理研究的深入,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总结了经CT证实的SAE4O例的临床与CT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6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56岁,最大86岁,6O岁以上老人多见,共31例(77%).病程最长8年,最短半年。有高血压病史27例(675%),卒中史22例(55%)。互.2临床症状与体征头痛14例,头晕27例,有智能减退38例(95%),记忆力减退23例(575%)。定向力或计算力减低9例.… 相似文献
6.
7.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2 0例诊断为UA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6 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 ( 10mg/d ,Qd) ,疗程 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查血脂 ,对比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 ,并对临床心脏事件做随访登记 ,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相似 ,治疗后辛伐他汀组TC、LDL -C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治疗组心绞痛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UAP患者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患者早期使用早期受益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