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69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7,3(1):49-55
一、概述有关安慰剂效应的文章数以千计,但关于安慰剂效应本身,仍所知甚微。在某种意义上说,安慰剂效应是一种“补充疗法”,它伴随所有其他疗法,不管它们的形式、内容、传统或针对的疾病是什么,从心脏手术到印度草药疗法,从顺势疗法到代人祈祷。本文的目的是为研究者提供关于安慰剂效应的某些理论特征,便于他们改进研究的设计。对这些强有力的一般效应的分析和不同疗法系统的分类,长期以来诱惑着常规或非常规辅助医学(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的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安慰剂效应很强,往往淹没了该… 相似文献
2.
罗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2)
慢性痛患者中硬膜外注射可乐宁、利多卡因及两种药物合并应用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二十名曾接受过硬膜外注射可乐宁和利多卡因镇痛治疗的慢性痛患者同意参加这项双盲交叉实验,观察硬膜外注射可乐宁(150u)、利多卡因(gong)及两种药物联合注射(可乐宁150...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的疼痛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锦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4):194-195
何为“老”?理解衰老的最好办法是将其视为一种从生到死的过度和渐变过程。在人们眼中,一旦到了80岁,身体就会变得很衰弱,易受伤,易残疾。但凡事都有例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他虽年事已高(88岁),但他的才学、智慧、饱经磨难和乐观豁达都是少有人能及的。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成功地安度晚年,但是对于老年人的疼痛问题却关注不足,这或许与衰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关,但老年人的疼痛的确是一件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疼痛心理学的发展及其临床和社会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疼痛是促使人们就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为它防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疼痛作为一种感觉信号,本身具有警示作用,可以促使我们采取保护性行为。但疼痛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它所包含的情感和认知成分与其感觉成分同等重要。任何一种形式的疼痛(急性、复发性或慢性疼痛)都有心理成分的参与,在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因素在防止或导致功能残疾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慢性痛患者来说,治疗仅仅针对症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修改WHO三阶梯镇痛方案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锦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5):258-259
三阶梯镇痛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倡导对癌症痛患者使用“三步走”的阶梯式镇痛方案。“三步走”指的是:第一步,对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第二步,对中度疼痛使用弱效的阿片药物,可考虑加用非阿片镇痛剂;第三步,对重度疼痛使用强效阿片,或合用非阿片镇痛剂。 相似文献
6.
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佐剂以及局麻药并称临床治疗疼痛最常用的四类药物。其中每类化合物都有结构不同、机制各异的亚类。通常来说,即使患者对阿片家族中的某一类药物反应不明显,也可能对另一类药物敏感。这种药物的多样性使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个体反应的不同优化治疗方案。由 相似文献
7.
心理痛苦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要来自于受挫的心理需求。其特征是对自我及其功能的消极变化的感知,伴随着强烈的消极情绪。心理痛苦常与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被认为是自杀过程的核心,更高的心理痛苦水平与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对心理痛苦的测量评估在门诊筛查、临床治疗、危机干预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心理痛苦的识别和自杀风... 相似文献
8.
9.
中脑腹侧被盖区参与低频或高频电针对甩尾实验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脑腹侧被盖区 (ventraltegmentalarea,VTA)的DA能通路在成瘾药物中的奖赏作用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有报道此通路参与吗啡的镇痛作用。而电针镇痛的机制与吗啡镇痛有相似之处 ,但在电针的镇痛效应中是否有此通路的参与尚无研究。本研究利用电针及核团损毁技术研究了中脑VTA的DA能通路是否参与不同频率 (2Hz,1 0 0Hz)电针对甩尾实验的镇痛效应。不同频率电针的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两组 :假损毁组及损毁组。随后通过脑立体定位技术分别进行大鼠双侧VTA的假损毁 (注入溶 6 OHDA的溶剂——— 0 .3%…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