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右雷佐生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的AC或EC方案化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右雷佐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雷佐生及磷酸肌酸钠,3周为1个化疗周期。比较各组化疗后心脏损伤发生率,分析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血清B型利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心脏损伤49例(24.5%)。4组之间的心脏损伤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心脏损伤发生率排序为对照组(50.00%) > B组(24.00%) > A组(16.00%) > C组(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保护方案的使用、化疗周期数 > 3、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 400 mg与心脏损伤的发生相关(P < 0.05)。化疗周期数 > 3、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 400 mg是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心脏保护剂则是保护因素。对照组化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A、B、C组(P < 0.05)。化疗前各组患者心肌酶、BNP、cTnI、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后对照组BNP、cTnI水平高于A、B、C组(P < 0.05)。4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雷佐生联合磷酸肌酸钠用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损伤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索卡佐利单抗单药治疗中国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初步观察其疗效。方法 纳入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尿路上皮癌晚期患者10例,依次进入3个不同剂量组,接受索卡佐利单抗(5、10、15 mg·kg-1,静脉滴注,每14 d为一个治疗周期)单药治疗,按“3+3”模式进行剂量递增。观察患者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并明确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治疗期间每8周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并进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DLT反应,未观察到MTD,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为5 mg·kg-1。常见的TRAE包括高血糖症(4/10)、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4/10)、皮疹(2/10)、白细胞计数降低(2/10)等。客观缓解率为30%(95%CI:6.7%~6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66个月(95%CI:2.56~29.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47个月(95%CI:6.97~29.14个月)。结论 索卡佐利单抗在中国人群中总体耐受性良好,且单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有较好的临...  相似文献   
3.
平足畸形通常指患足内侧纵弓降低或消失,前足外展、后足外翻,大致可分为柔韧性和僵硬性平足,造成其畸形的原因可分为骨性因素和软组织因素,多数患者无症状。副舟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根据解剖多分为3种类型,其极少引发症状。目前副舟骨与平足畸形的相关性研究尚无定论,引起患者症状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胫后肌腱相关原因及与副舟骨相关的局部机械因素。对副舟骨合并平足畸形诊断需结合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其中X线检查是首选影像学检查。副舟骨合并平足畸形治疗首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可分为单纯副舟骨处理和(或)平足畸形矫正相关手术,手术方式各有特点,需个体化设计。该文就副舟骨和平足畸形的特点、相关性及副舟骨合并平足畸形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 1 年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接受急诊 PCI 治疗的老年 STEMI 患者 455 例,依据入院时甲状腺功能分为 T3正常组(n=355)和低 T3组(n=100)。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 1、3、6、9 和 12 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或非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心力衰竭。结果 在术后 1 年的随访中,低 T3组 45例(45.0%)和 T3正常组 49 例(13.8%)患者出现 MAC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 Cox 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在老年 STEMI 患者中,低 T3综合征与 PCI 术后 MACEs 的发生密切相关(HR=3.77, 95% CI: 2.40 ~ 5.91, P<0.05)。 结 论 在 老年 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形态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pcDNA3.1-myc-HBX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HK-2细胞,Q-PCR及Western印迹法验证HBX在HK-2细胞中的表达.以未转染质粒和转染空载质粒pcDNA3.1-myc作为对照.用显微镜观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后HK-2细胞形态,用Western印迹及Q-PCR法检测细胞转分化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 转染HBX后的HK-2细胞中存在HBX的高表达,证实转染成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状态受损;转染pcDNA3.1-myc-HBX质粒的HK-2细胞可上调E-cadherin及α-SMA表达;细胞上清液中高表达IL-1、IL-6和TNF-α(P< 0.01).结论 HBX质粒转染HK-2细胞后可引起细胞数目和形态的变化,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周围炎性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截骨矫形术与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分别接受截骨矫形术和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41例(61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8~14岁,截骨矫形术组21例(31足),男11例,女10例;单侧11例,双侧10例;左足15例,右足16例;平均年龄(12.87±1.12)岁。距下关节制动组20例(30足),男12例,女8例;单侧10例,双侧10例;左足17例,右足13例;平均年龄(11.56±1.73)岁。对患儿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进行影像学评估,负重正位X线片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talar 1st metatarsal angle, T1MT)和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 TNCA);负重侧位X线片上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角)、跟骨倾斜角(calcaneal pitch angle, CPA)和后足力线Saltzman位X线片上测量跟骨外翻角(calcaneus valgus angle, CVA)。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在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变化,探讨脑梗死后失语的发病机制,为脑梗死后失语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60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参照《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的失语类型进行判断,患者主要为感觉性(Wernicke)失语28例运动性(Broca)失语18例.对可能累及的病变区Wernicke区以及Broca区进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分析,分别测量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流量(rCBF)、达峰时间(TTP),并与对侧流像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Wernicke性失语28例,比例46.67%,Broca性失语18例,比例30.00%,其他14例,比例23.33%;感觉性失语患者Wernicke区相较于对侧流像区rCBF、rCBV明显减少(Z=-2.280,P=0.023;Z=-2.123,P=0.034),MTT、TTP明显延长(Z=-2.525,P=0.012;Z=-2.676,P=0.007),感觉性失语患者Wernicke区与对侧流像区相比存在低灌注现象;运动性失语患者Broca区相较于对侧流像区rCBV明显减少,MTT明显延长(Z=-2.367,P=0.018;Z=-3.125,P=0.002),rCBF、TTP与对侧流像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680;Z=-1.934,P=0.053).结论:脑梗死后失语以感觉性(Wernicke)失语或运动性(Broca)失语为主,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均表现为低灌注现象,这可能为失语出现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并发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发病率约为5%~10%,明显高于一般人群(0.16%~5.8%)[1,2].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棘手,死亡率高[3].我院肝移植中心自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共进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115例次.其中3例患者术后并发CPM,发病率为2.6%(3/115).3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1例,死亡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及发生机理。方法45例肝脏移植术后病人行MRCP检查,其中19例术后1至25月出现黄疸,15例行ERCP检查确认胆管狭窄并植入支架。分析胆管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结合发病机制阐述其影像学特点。结果MRCP显示26例无黄疸病人中2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胆管吻合口狭窄。19例黄疸病人中4例确诊为胆管炎,2例为吻合口狭窄,2例非吻合口狭窄病人表现为肝总管狭窄,11例非吻合口狭窄累及肝管、汇合部、二级分支,形成肝门附近胆管弥漫性狭窄。MRCP往往放大胆管狭窄程度,对4例肝内胆管小结石以及2例胆瘘显示欠佳。8例胆管非吻合口狭窄病人有长时间的供肝热缺血或冷缺血。结论胆管吻合口狭窄在肝脏移植术后无论是否伴有胆道梗阻均较普遍,非吻合口狭窄程度、范围不一,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与发病机理是一致的,MRCP是诊断胆管狭窄的较理想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肝移植术后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均无高钠血症;21例高钠血症发生在术后48h内;16例血钠为146~150mmol/L,9例为151~155mmol/L,3例为156~160mmol/L;有18例并发低钾血症,21例并发高磷血症,13例伴有肾脏损害。对不同程度的高钠血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严格计算补液量、补液内容以及补液速度。经治疗,24例患者完全康复,3例死亡,1例致残。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高钠血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应在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适时、适量的补充液体,并选择好补液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