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升阳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汤剂升阳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6%。P0.05。结论中药汤剂升阳益胃汤加减口服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国内报道其约占溃疡性结肠炎的35.5%[1]。临床主要以下腹痛、便意频繁、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肛门及直肠坠胀不适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由于本病症状多呈持续性,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日久症状渐重,甚则出现心烦、焦躁等全身症状,患者难以忍耐、深感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汤剂口服配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肤鲜洗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肤鲜洗剂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1% 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和激发小鼠皮肤,建立小鼠ACD模型,激发后12 h开始用药,连续2 d,每天给药2次。在激发后48 h分别对小鼠耳厚度及耳变应反应程度进行测量评分,计数1 min内小鼠搔抓耳部次数,小鼠耳部皮损以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耳厚度、耳变应反应评分、搔抓指数、血清中IL-4、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出现明显的ACD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肤鲜洗剂可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降低耳变应反应评分,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IL-4、IL-17水平(P<0.05),升高IFN-γ、IL-35水平(P<0.05),显著改善耳部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 肤鲜洗剂对急性湿疹小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达到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脂溢性脱发又称男性型秃发、雄性激素性秃发、弥散性秃发,是青春期后头额、颞、顶部进展缓慢的秃发,男女两性均可发生,但以男性患者更为常见。临床本病患者往往伴有头部皮脂溢出较多、头皮屑多、毛发干枯、瘙痒等症状[1]。脂溢性脱发的治疗较为困难,至今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于2011年5月2012年12月以复方土槿皮汤加减治疗本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182012年12月以复方土槿皮汤加减治疗本病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1855岁;病程0.555岁;病程0.55年;有明显家族史者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和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95%CI=70.15%~96.35%),对照组为67.74%(95%CI=51.28%~84.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04 4,P=0.016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总有效率的95%CI重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参数(P0.01);缩短眩晕消失时间(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31(95%CI=0.09~1.13),NNT=5(9%CI=2.49~73.66,其概率分布呈明显的偏态)。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神经炎症反应性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无性别差异。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蛇丹”范畴[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儿童发生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4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在30%左右,以三叉神经受累时常见。疼痛在皮疹前出现,出疹时疼痛剧烈,出疹时间长者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呈持续性烧灼痛伴感觉过敏,或阵发性刺痛,疼痛程度不一,90%的患者局部皮肤正常刺激时即可诱发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点[2]。笔者用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