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目的阐述手部爆炸伤的损伤特点及分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4月间收治的手部爆炸伤病人48例,根据损伤程度和创面情况分为四型:Ⅰ型:单纯皮肤撕裂伤,伴或不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皮肤缺损,治疗选用清创缝合或植皮修复;Ⅱ型:有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或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手指血运障碍,治疗选用股与关节复位固定、肌腱修复的同时必须采用皮瓣覆盖;Ⅲ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或伴有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手指缺血或离断,治疗须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吻合、断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和皮瓣移植;Ⅳ型:广泛且严重的毁损伤,组织结构紊乱,治疗须用截肢术。结果Ⅰ型14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肌腱粘连,优良率92.86%。Ⅱ型15例,患者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例遗留关节僵直,1例拇指外展受限,优良率80%。Ⅲ型17例,患者手功能恢复较差,6例术后发生肌腱粘连或关节僵直,3例拇指缺损,2例择期行拇指再造,优良率41.18%。Ⅳ型2例,手部功能完全丧失。结论手部爆炸伤伤情复杂,严重创面可延期修复,临床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严重时可致残;栓子脱落将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常导致医疗纠纷。随着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普及,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药物主要是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但抗凝药物也是一般双刃剑,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隐性失血(hidden hemorrhage)是一种我们看不见、不易估计的出血,临床中容易被忽视,术后抗凝是否会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8.
经皮内固定治疗骨盆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骨盆骨折程度及移位情况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传统上对骨盆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残率高达50%-60%。近年来,随着对骨盆骨折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在骨盆的解剖、生物力学、影像技术、治疗器械方面的发展,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手术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自2003年5月至2008年9月对23例患者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预防和治疗铡草机致手外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铡草机致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清创后VSD覆盖,持续负压引流7~10 d;对照组37例清创后常规伤口换药治疗。两组二期均行皮瓣修复或游离植皮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治疗后感染:治疗组1例,对照组9例;治疗后二期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时间:治疗组(7.9±1.9)d,对照组(12.5±2.1)d;治疗后伤口缩小面积:治疗组(6.1±1.2)cm2,对照组(1.8±1.5)cm2;总住院天数:治疗组(20.0±2.6)d,对照组(29.8±6.8)d。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感染患者经清创VSD覆盖、持续吸引加用敏感抗生素后均治愈。术后随访2~3个月,76例皮瓣及植皮均成活,无感染。结论 VSD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铡草机致手外伤感染,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和总结铡草机所致手外伤感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5例2008年6月-2013年1月对我科收治的铡草机所致手外伤感染患者,一期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三黄汤”中药换药、清创扩创术控制感染;二期分别行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残端修整减张缝合术修复创面.结果 本组25例,经一期治疗后3例无感染出现,22例感染得到良好控制,二期行修复术.术后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 一期彻底清创,VSD覆盖创面,再次出现感染者可二次使用VSD,且炎症早期采用“三黄汤”中药换药,同时监测化验感染指标,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全程治疗,可有效降低铡草机致手外伤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