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腥草、病毒唑和金刚烷胺联用协同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鱼腥草、病毒唑和金刚烷胺三者联用进行体外抗病毒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三者单独使用和联用时对由流感病毒A3引起的MDCK细胞的特征性病变(CPE),以及由流感病毒FM1引起的小鼠肺炎的肺炎指数。结果在离体培养中三者联用时,抑制CPE出现所需鱼腥草、病毒唑和金刚烷胺的浓度比单独使用时分别下降发1024、512、256倍,同时三者联用在体内同样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治疗效果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空降部队特种连队官兵血液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水平状况,为特种兵连队科学调整膳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提高官兵体质以增强战斗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空降部队基层连队官兵773名,其中特种兵635人为实验组,另取普通连队官兵138人作为对照组。2组均在空腹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TC、TG水平。结果实验组TC、TG检测结果在偏低范围的比例远高于对照组,而在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和升高范围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TC、TG的整体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8.78,P<0.001)。结论特种连队官兵TC、TG低于普通连队官兵。特种兵连队应根据训练强度适时调整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搭配营养饮食。 相似文献
3.
4.
杨飞兰 《实用临床医学(湖北)》2004,18(3):40-42
血液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输血是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6.
244例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浓度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浓度及对临床常用10种抗菌素耐药情况。方法:采取男性尿道、女性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培养、浓度测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44例支原体阳性样本中,浓度≥10^4ccu/ml者占91.8%,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结论: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氧氟沙星、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支原体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7.
同患梅毒 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未婚,船员。2002年1月10日因龟头溃疡、疼痛10余天就诊。该患者有多次不洁性交史,发病以来有轻度乏力和全身不适,无发热、头痛等其它不适。体检:龟头左侧近系带处有一豌豆大小溃疡,周边红晕,界限清,糜烂、渗出,基底部软,有触痛。系带右侧冠状沟部近内板有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蛋白在乙肝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抗夹心酶免疫方法对214份HBsAg阳性血标本和50份正常血标本进行前S1蛋白阳性率检测。结果血清前S1蛋白阳性率在大三阳组,小三阳组,HBsAg阳性联合抗-HBc阳性组和HBsAg阳性组四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前S1蛋白在HBeAg阴性中的阳性率为29.5%(31/105)。结论说明前S1蛋白在HBV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起吸附作用,并促进病情的发展。对部分小三阳病人,为避免HBeAg变异而产生的阴性误导,应进行前S1蛋白检测,前S1蛋白阳性者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一期梅毒(硬下疳)患者血清RPR检测假阴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一期梅毒患者血清RPR假阴性的原因,为临床选择梅毒血清学检查项目和全面分析梅毒提出建议,并为实验室规范检测RPR找出依据。方法选择一期梅毒硬下疳患者进行血清RPR,TPPA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97例一期梅毒患者中2例出现前滞现象致血清RPR假阴性,9例为方法灵敏度缺陷引起的RPR假阴性;而97例患者血清TPPA全部呈强阳性。结论血清RPR对早期梅毒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TPPA,此外随意改变实验试剂及操作会降低RPR应有的灵敏度,导致RPR结果呈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3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感染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流感患者进行血小板记数和形态学检查。结果320例流感患者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P<0.01);MPV明显增大(P<0.05)伴血小板形态异常,经随访多数患者血小板能逐渐恢复正常,而2例患者随访四个月仍不能恢复正常。结论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中多数是一过性,少数则不可逆转,后者不能排除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