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RF) 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 例肺癌术后CRF 肺脾气虚证患者,按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 例。研究期间,治疗组剔除3 例、脱落1 例,最终纳入34 例,对照组剔除5 例、脱落1 例,最终纳入32 例。治疗组给予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2 组均治疗2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FSI-SF)、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 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2 组一般疲乏、情绪疲乏、身体疲乏、心理疲乏评分及疲乏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活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一般疲乏、身体疲乏、心理疲乏评分及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情绪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生理状况(PWB)、情感状况(EWB)、功能状况(FWB)、肺癌相关症状(LCS) 评分,总分,以及治疗组社会/家庭状况(SWB) 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PWB、EWB、FWB、LCS 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SWB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CD3+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CD4+/CD8+值及血清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筋经导引联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能有效缓解肺癌术后CRF 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患者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580人进行健康体检,根据血生化甘油三脂、胆固醇的测定标准确定高脂血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脂血症患者634人,患病率40.12%,男性患者364人,患病率23.03%,女性患者270人,患病率147.09%。结论:该病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肥胖、糖尿病、缺乏运动。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发生于肝脏者少见.笔者报道1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其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影像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杨晓风 许忆峰 张轶斌 王红梅 吕乃武 吴雁翔 吕欣 崔激萍 单鸿 周金旭 Yang Xiao-feng Xu Yi-feng Zhang Yi-bin Wang Hong-mei Lü Nai-wu Wu Yan-xiang Lü Xin Cui Ji-ping Shan Hong Zhou Jin-xu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6)
背景: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的肌细胞损伤并非单一细胞受损,而是多因素缺陷导致肌细胞进行性萎缩的严重后果,患儿一经确诊即被告之无法医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把目光转向具有修复和再生功能的干细胞,研究发现干细胞技术可以改善肌营养不良的运动功能.目的:首次采用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方法,首次采用静脉注射和局部2种治疗途径,观察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对象:2007-06/2008-09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应用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方案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患者31例,男29例,女2例(双胞胎),平均年龄9.7岁,平均病程5.1年,阳性家族史11例,均经临床症状、酶学、肌电图、基因分析、肌肉活检、肌肉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方法:经双侧髂后上棘抽取患者自体骨髓80~150 mL,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10L-1,采用多点注射法移植于患者四肢肌肉内,移植细胞数为(1.5-6.0)x10.个.选择健康足月产妇脐带血80-145 mL,同法制备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植入(1.0~4.8)×107个细胞,1次/周,共3次.主要观察指标:干细胞移植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临床分级评价,以及酶学、肌电图、肌肉MRI变化.结果:31例患者均完成15个月随访,中途无脱落.与移植前比较,干细胞移植后3,6,9,12,15个月,26例(84.7%)动作灵活度增强,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升高(P<0.05);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血清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水平降低11例,升高8例;5例复查肌电图,波幅改善2例;5例复查MRI,肌肉轮廓较前清晰2例.临床分级评定显效12例(38.7%),有效14例(45.2%),无效5例(16.1%),总有效率为83.9%,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骨髓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可使83.9%患者获得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及肌力提高,6个月后部分患者血清酶学、肌电图及肌肉MRI轻度改善,安全性好,无排斥反应,是一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