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02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临床疗效、用药质量日趋下降的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有关文献报道中,对此现象主要解释为中药质量差所致,忽略了临床医生的处方用药质量。在推行新版《药典》和提高药品质量的同时,应注意临床用药水平低下引起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of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in children: 12 -year follow-up result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of coarctation o f the aorta in children and discuss its risk factors that can lead to poor long -term results.Methods From September 1987 to August 1999, 24 patients underwent 27 balloon angioplasty procedures for native or recurrent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at our institution . There were 19 patients with discrete (membranous) coarctation, 4 patients wit h long-segment and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nd 1 patient with postoperative recu rr ence. The balloon diameter was chosen not to exceed the diameter of the aorta p roximal to the stenotic site (11.06±2.80 mm vs 11.78±3.18 mm), with th e chosen diameter two to four times that of the stenotic segment (2.57±0.68 t imes). Th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up for half to twelve years (mean 6.2 ±2.8 years). Satisfactory result was defined as a reduction in the pressure g radient across the site of coarctation to ≤20 mm Hg. Results The systolic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the coarctation site decreased from 48. 17±14.68 mm Hg to 14.96±13.12 mm Hg (P<0.01)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coarctation site increased from 4.66±2.43 mm to 8.80±3.32 mm (P<0. 01). Immediate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9 patients (79%). Of the 5 patients with unsatisfactory results, 4 had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nd 1 had membranous coarctation. Of the 19 patient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18 patie nts had membranous coarctation and 1 patient had recurrent postoperative coarcta tion. No aneurysm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had occurred in any patients at the follow-ups.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lternative to surger y in most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ostoperative or native membranous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It should not be recommended for the coarctation of aortic arch hypoplasi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转录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经右心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MMP-3 mRNA表达水平以及比色法测定主肺动脉段羟脯氨酸含量. 结果实验第21d肺动脉压力已明显升高,以第28d为最高,而大鼠肺组织MMP-3 mRNA表达水平以第7d最高,第14、21、28d依次逐渐下调,第21d已接近正常组水平,而主肺动脉段羟脯氨酸含量第14d异常降低,以后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MMP-3早期转录水平升高可能与肺血管基底膜降解有关,参与对肺血管重建的触发作用,实验后期转录水平下调可能是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间质胶原酶在实验性肺高压氧血管重建中表达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高压动物模型,经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间质胶原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第三周肺动脉平均压力已明显升高,以第四周为最高,而大鼠肺组织间质胶原酶mRNA表达水平以实验第二周最为明显,第三、四周表达水平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MMP-1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肺高压肺血管重建过程,其早期基因过度表达有助于细胞外基质屏障的降解,对肺血管重建可能起了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AVSD合并肺动脉高压修补术的75例患儿进行随访分析。患儿术前行心导管检查,了解肺动脉压力及肺小动脉阻力(PAR)。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评估术前,术后第2天、1个月、6个月及1年肺动脉高压的情况。记录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情况。结果 75例CAVSD患儿术后监护(4.9±2.1) d,呼吸机使用(2.1±0.9) d,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2例(16%)。PAR > 8 Wood 单位患儿与PAR≤8 Wood 单位患儿比较,年龄较大,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较长,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较高 (P均 < 0.05)。院内死亡5例,其中4例的共同瓣严重发育不良。75例患儿中,术后第2天彩超评估39例(52%)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51例(68%)于术后1个月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64例(85%)于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68例(91%)于术后1年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余7例术后1年仍合并肺动脉高压。结论 CAVSD早期修补术安全、有效。术前PAR > 8 Wood 单位患儿术后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MCT)所致肺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肺动脉中韧粘素(TN)mRNA的动态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肺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MCT组和正常对照组(CON),采用野百合碱皮下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肺高压模型,并通过快速竞争性RT 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给药后第7,14,21,28天)大鼠肺组织和肺动脉中T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N mRNA水平在给药后第7天即有上调,CON组肺组织TNmRNA为0.29±0.04,MCT组为0.56±0.0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ON组肺动脉TN mRNA 为0.30±0.04,MCT组为0.57±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TN mRNA水平上调早于肺动脉压的升高,随压力上升和时间延长TN mRNA继续增高。结论:TN参与了肺高压肺血管重建过程,在肺高压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心脏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VEGFA基因缺失可致心脏畸形的发生使胚胎在早期即死亡,其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引起先天性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该文就VEGFA在左室流出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相关信号通路的互相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小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微小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方法学和即刻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我们应用pfm公司DUCT-OCCLUD弹簧圈为37例PDA患儿作了堵塞术.PDA平均最小直径为1.1±0.2mm(0.5~1.5mm).结果 37例PDA堵塞术均获成功.堵塞后10min行升主动脉造影无一例有残余分流,即刻堵闭率为100%.平均透视时间为22min(7~32min).住院时间为5天.在平均1.3年(1月~2年)随访中,没有溶血、延迟的弹簧圈漂移、PDA再通、血栓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也没有左肺动脉狭窄及主动脉狭窄.结论应用DUCT OCCLUD弹簧圈,通过改良的操作方法,可安全有效地治愈微小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9.
10.
经导管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关闭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应用限度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探讨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 (ASO)在儿童中的应用限度 ,并进行方法学评价 ,共有6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继发孔型ASD患儿接受了经导管ASO封堵术。术中经右上肺静脉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测量ASD位置、大小及周围关系 ,并以扩张球囊测量ASD伸展直径 ,按此选择等于或大于其1mm~2mm的封堵器 ;对于>25mm伸展直径的ASD或房缺主动脉根部前缘缺如的ASD ,所选ASO应大于其2mm~4mm。房缺前缘近主动脉根部的缺如并不影响装置的成功放置 ,但房缺后上缘是否有足够距离对手术的成功是决定性的。手术操作按常规进行。术后即刻行TEE或TTE检查观察治疗效果 ,此后定期检查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儿ASD术前TEE直径 (13.26±4.74)mm ,球囊伸展直径 (15.96±5.44)mm ,选用封堵器腰部直径 (10~32)mm,平均 (16.35±5.81)mm。68例均一次手术封堵成功 ,技术成功率100 % ;65例术后即刻TEE/TTE检查示完全封堵无分流 ,完全封堵率95.6% ;3例术后发生无血液动力学意义的少量残余分流 ,残余分流率4.4 % ,2例24小时后TTE复查分流消失 ,1例1年后消失。除2例装置释放后曾出现一过性房性早搏 (2.9 %)外 ,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虽然ASO对堵塞继发孔型房缺安全有效、无并发症、无死亡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多次回撤与重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