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胆囊手术相关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其临床预防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8年至2014年36例因胆囊手术诱发的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6例,女性20例;以41~60岁年龄组多见(63.89%);二级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最多(58.33%);术前诊断以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为主(58.33%);术式以开腹手术为主(72.22%);主要死因为手术并发症(62.5%),其次心血管疾病(18.75%);术后3 d内死亡最易诱发医疗纠纷(62.5%)。结论:重视轻症胆囊炎患者的诊治、强化知情告知义务、加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及时尸体解剖明确死因对解决医疗纠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急死者的法医尸检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死亡率亦随之上升,但对该类死亡病例进行尸解的报道很少。文献报道,支气管哮喘所致急死在医院外比医院内为高[1],因此这类死者的尸体解剖在法医实践中相对较医院多。为给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材料,本文对12例进行法医尸检的哮喘急死者的临床、肺组织及心肌病变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死亡原因。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2例支气管哮喘急死者取自于1983年至1997年762例尸检,每例均经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案例进行毒物分析,每例组织病理切片…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急死者的法医尸检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202例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波  刘敏  易旭夫  廖志钢 《华西医学》2006,21(2):251-254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诱因、器官非特异性出血等特点。方法本教研室2000~2004年间所作563例法医病理检案中的202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17~59岁。②导致猝死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③猝死诱因以死前有纠纷和/或轻外伤和夜间睡眠中死亡为多。④检出器官非特异性出血共80例,以胰腺、肾上腺和心外膜为多。结论猝死事件的法医学鉴定要根据其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女,42岁.患者因胆结石在某市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一直感腹部不适,5年后在该院摄X线腹部平片见腹部异物影,要求该院手术取异物,后因经济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患者拒绝手术,要求借病历做医疗司法鉴定,院方则称其病历在寻找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程度、部位、致伤物及致盲后遗障碍的类型。方法 对1990~1999年近10年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中的暴力性眼外伤369例进行分析。结果 暴力性眼外伤受害者中男302例,女67例。伤害主要发生于公共场所、乡村及农场。致伤物中以钝器尤以拳掌多见,伤眼中左眼多于右眼。损伤部位以眼睑184例为多见。损伤程度:轻度损伤以单纯眼睑擦伤175例为多见,中度损伤以外伤性瞳孔散大76例和前房积血76例为多见,重度损伤有角巩膜穿孔伤76例和外伤性自内障83例为多见。致盲病变中角膜瘢痕、外伤性自内障分别列第一、二位。结论 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特征研究有利于从多方面综合预防眼外伤,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暴发休克型脑膜炎及以全身皮肤淤斑与出血点为特点,伴严重循环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以儿童发病率为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般起病24小时内死亡,死亡常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发生,易被误认为治疗措施不当或用药错误而引发医疗纠纷。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此病在临床已较少见,现将本教研室所遇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术相关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临床抢救心脏暂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被临床广泛接受[1-4].CPR由Kouwenhoven等于1960年首次提出,其能借助外力建立通气及实施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以提高心脏暂停患者的生存率[5].然而,有学者发现CPR过程中会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损伤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损伤是否会影响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成功后患者生存期、健康状况等越来越多地被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行CPR后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及类型、损伤后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的实施CPR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致胰周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中心受理的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行ERCP联合EST取石术致胰周假性动脉瘤1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1 d入院。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伴急性胆管炎,遂行ERCP+EST取石术。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呕血、便血并逐渐加重,予止血、输血等治疗效果不佳,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形成伴造影剂渗漏,行剖腹探查术+十二指肠降部切开探查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止血成形术+腹腔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由此引发纠纷,法医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一定过失,对患者术后胰周假性动脉瘤形成致严重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等恶性后果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取石策略、全面术后监测等是避免胆道内镜术后医源性胰周假性动脉瘤形成和严重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易旭夫 《华西医学》1992,7(4):488-491
一般认为由于孕激素的缺乏或不足,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作用下可以增生,甚至发生癌变。因此1951年Kelley首先用孕激素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3病人得到缓解。当时对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机理尚不清楚。直到1967年Jensen等报道了雌、孕激素的作用,是通过与相应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