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18眼,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同时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维生素B1、肌苷、维脑路通片等药物。对照组18例18眼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维生素B1、肌苷、维脑路通片等药物。分别于治疗前、1mo后、3mo后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比较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结果:治疗后1mo,OCT检查中心凹厚度下降值:治疗组256±72μm,对照组82±57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治疗组3548μm±168μm,对照组1520±14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mo后复查,OCT检查中心凹厚度下降值:治疗组383±75μm,对照组312±67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治疗组4908±172μm,对照组4211±15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20例23眼泪道阻塞患者行Nd: YAG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3mo,拔管后随访3~ 12mo,观察术前患侧鼻腔情况,术中鼻腔损伤程度、术后流泪和流脓情况、泪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末次随访时,经此方法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患者治愈19眼(82.6%); 有效2眼(8.7%); 无效2眼(8.7%),总有效率91.3%。其中泪小管阻塞者有效率100%(2/2),泪总管阻塞者有效率100%(15/15),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1眼术后2wk左右有轻微眼部刺激症状,3眼出现泪小管周围组织红肿不适,2眼出现泪小点撕裂,无1例患者出现假道及泪道插管滑脱,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及对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眼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54例(72眼)w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制作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正常组和移植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使用单克隆抗VEGF-C抗体阻断VEGF-C,在术后第3,7,10,14d分别取材,角膜淋巴管显像特征性使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法,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排斥反应评分(RI),另外VEGF-C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和即时PCR来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无新生淋巴管;其余两组小鼠移植后有新生淋巴管从角膜缘发出,淋巴管计数(LVC)在第14d达峰值,移植组的淋巴管计数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C表达,移植对照组VEGF-C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且在第14d达峰值(P<0.05);与移植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降低(P<0.05),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通透性,分别计数不同组的小鼠移植存活量来评价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论: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同种移植物存活数量。  相似文献   
5.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常常发生在疾病后期,是引起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常规治疗是采用视网膜光凝术,但此病新生血管常好发生在视乳头旁和黄斑区,视网膜光凝术对于发生在这两个部位的新生血管是不可行的,治疗起来相当棘手。现将我们临床中应用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成功治疗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ION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1月后复查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并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AION,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34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疗效和预防此痛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34例(39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的特点;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治疗组的疗效差别;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疗效的差别.结果 34例39眼中,临床治愈11眼(28.21%),显效10眼(25.64%),有效12眼(30.77%),无效6眼(15.38%),总有效率84.62%.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P>0.01),发病后15天内就诊与15天以后就诊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P<0.01).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检测老年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盘周RNFL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70眼,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其中,非糖尿病组30例38眼,糖尿病组21例32眼。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OCT定量测量不同时间(术后3、14d,1、3、6mo)眼底盘周RNFL的厚度,比较不同时间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其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 BCVA)的相关性。结果:非糖尿病组术后3、14 d盘周RNFL厚度与糖尿病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3、6 mo盘周RNFL厚度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14d,1mo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3、6 mo裸眼视力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术后14d,1、3mo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现负相关( P<0.05);糖尿病组术后14d,1、3、6mo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盘周RNFL的改变具有良好的检测作用, RNFL的改变是导致视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