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基于肠黏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AQPs)表达的调控作用,探究黄连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C)腹泻的药理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黄连低剂量、黄连中剂量、黄连高剂量组5组,各6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SS)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各给药组开始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7 d,计算并评价各组大鼠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应用FITC-Dextran检测结肠黏膜通透性;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AQP3和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增加(P<0.01),结肠黏膜通透性及炎症损伤加重;肠黏膜上皮细胞中AQP3和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降低(P<0.01),且结肠黏膜通透性及炎症损伤改善;肠黏膜上皮细胞中A...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伏毒理论”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活动期轻、中度和缓解期UC患者40例。活动期UC患者20例,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10例;缓解期患者20例,分为中医干预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10例。所有病例均施以常规西医治疗处理,中医干预组加服中药汤剂,疗程分别为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PGE2)、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水平。【结果】患者血浆MMP-1、 TIMP-1、 PGE2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度(缓解期,活动期轻度、中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治疗后,2组活动期UC患者MMP-1、 TIMP-1、 PGE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UC缓解期中医干预组患者MMP-1、TIMP-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降低作用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2组缓解期UC患者PGE2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伏毒法可有效治疗UC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MMP-1、 TIMP-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6.
7.
问题式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且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更适合医学生的需求;但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区别较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因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无法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参与度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根据这一情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提出了课前培训的概念,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PBL的模式,快速适应和融入,从而有效地解决角色转换问题,文章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展课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等进行介绍,希望对PBL教学的顺利开展、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9.
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辨证分型情况,以及分型与并发症、预后的关系,提出建设性干预对策。方法:65例AMI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气滞血淤证、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构成比依次为30.77%、53.83%、12.31%、3.07%,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律失常构成比依次为34.88%、46.51%、18.61%、0;心力衰竭构成比依为9.09%、18.18%、54.55%、18.18%;心源性休克构成比依次为0.02%、40%;③四个证型构成比依次10.00%、8.57%、12.50%、0。结论:AMI的中医辨证分型中,痰浊闭塞证、气滞血淤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四证构成比依次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构成比最高分别为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四证构成比依次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休克构成比最高分别是为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病死率则以阳气虚证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试验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出现肝功能异常、腹泻及月经推迟的患者数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提升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