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处理组(R组)2组,每组5头.2组都接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闭塞30 min然后再灌注6 h的处理.R组在冠状动脉开始再灌注的同时对双侧股动脉实施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的远隔缺血后处理.实验过程中,连续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RHS)胎儿的宫内介入治疗.方法 与结果: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例孕中晚期肺动脉瓣狭窄伴HRHS的胎儿,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分别于孕32周及孕28周实施超声引导下宫内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FPV).2例FPV术后围术期恢复良好,右心系统发育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停机困难转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治疗的优化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8例, 女4例;中位年龄3.1个月, 年龄范围在1~8个月;身高为(65.43±8.56)cm, 体重为(3.24±0.35)kg。患儿均ECC心脏手术后停机困难, 切换为ECMO继续辅助治疗, 运用ECC内血液动态预充至ECMO系统, 切换完成后在ECMO系统中行超滤治疗, 观察系统切换及超滤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等指标变化。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患儿术中ECC转流时间为(245.00±12.08)min, 阻断时间为(105.23±13.06)min, ECMO准备时间为(8.34±1.16)min, 系统切换时间为(5.12±1.46)min, 置换期间动脉压维持在(35.23±5.34)mmHg(1 mmHg=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平卧位和右侧卧位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左腋下小切口封堵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8例干下型VSD患者行VSD封堵手术,术中分别行平卧位TEE和右侧位TEE检查,比较2种体位下相同多切面VSD直径、VSD部位、有无主动脉瓣脱垂、瓣膜反流情况及VSD与主动脉瓣的距离。结果术中平卧位下TEE测量的VSD直径[(5.10±1.23)mm]、VSD与主动脉瓣距离[(1.52±0.90)mm]、主动脉瓣轻度反流[(0.71±0.22)cm~2]和三尖瓣轻度反流[(1.02±0.21)cm~2]与右侧卧位下测量值[(5.24±1.56)mm、(1.70±0.50)mm、(0.81±0.40)cm~2、(1.04±0.16)c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体位下TEE证实VSD均为干下型;经左腋下小切口成功封堵36例,2例因新发中度主动脉瓣反流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成功;随访3~24个月,封堵成功的36例患者无明显瓣膜反流、残余分流,未发生封堵器脱落、移位、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体位变化对TEE相同多切面监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右侧卧位时TEE引导封堵治疗直径≤8mm的干下型V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总结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8年 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CAVSD患儿74例。所有患者术中行房室瓣成形,同期修补合并畸形。结果 74例CAVSD 患儿中,单片法11例,双片法28例,改良单片法35例。改良单片法与双片法的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单片法短于双片法。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2.7%。死亡原因:1例因低龄、低体重,术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瓣膜成形效果差,术后出现瓣膜反流、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儿均顺利出院。随访72例,随访时间4~33个月,中期随访结果显示二尖瓣轻度反流13例,轻至中度反流4例,3例有1~2?mm的VSD残余分流。结论 CAVSD肺血管病变较早,应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矫治效果。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妥善处理房室瓣,避免术中房室传导阻滞及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瓣瓣叶扩大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26例主动脉瓣疾病(狭窄或关闭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 收集近中期随访时资料, 比较术前和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下反流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 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扩大成形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 2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随访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 随访时间(22.96±6.45)个月。术后近中期主动脉瓣狭窄或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患儿中与术前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比较, 术后1个月(t=7.85, P<0.05)、6个月(t=6.43, P<0.05)、1年(t=6.16, P<0.05)、2年(t=4.22,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主动脉瓣狭窄9例患儿随访结果, 术前舒张期主动脉瓣反流面积(8.87±3.57) cm2, 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主动脉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enus P自膨胀瓣膜系统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的围术期观察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共13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行PPVI的患者,探讨围术期的具体管理方法,并分析手术前后肺动脉瓣反流程度、三尖瓣反流程度、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流出道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脑钠肽(BNP)值、QRS波宽度的变化、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enus P瓣膜支架,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肺动脉瓣均为无反流或者微量反流,肺动脉瓣反流面积术后为0.30(0.00,0.85) cm2,与术前8.20(7.75,9.80) 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3,P<0.01)。其他临床观察指标围术期手术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Venus P自膨胀瓣膜系统可安全有效解决法洛四联症跨瓣环补片矫治术后的肺动脉瓣重度反流、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的问题,临床需要不断积累围术期观察与处理策略的经验,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0.1 mm厚聚四氟乙烯(Gore-Tex)片制作肺动脉单瓣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76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或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合并肺动脉狭窄55例,TOF合并Ⅰ型肺动脉闭锁7例,TOF合并肺动脉瓣缺如5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3例,TOF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6例(左侧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5例,右侧1例),均行矫治术,术中使用Gore-Tex片制作肺动脉单瓣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比较术前与术中停体外循环后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干直径等差异,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7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18(109,13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6(77,10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8(45,99)h,ICU停留时间135(114,161)h;术后因心包压塞急诊二次手术1例,发生一过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1例室间隔微小残余分流(流速<2.5 m/s),术后6个月自行闭合。术中停体外循环后血氧饱和度[96.00(94.00,97.00)%]较术前[84.00(78.00,89.00)%]增高,肺动脉干直径[12.00(10.12,13.00)mm]较术前[6.60(5.80,7.50)mm]增加,肺动脉瓣压差[21.00(16.00,27.00)mm Hg]、肺动脉瓣上流速[2.31(2.00,2.70)m/s]较术前[86.00(72.00,94.75)mm Hg、4.60(4.20,5.10)m/s]降低(P<0.05)。术后随访3~48个月,超声心动图示73例肺动脉瓣瓣叶活动良好,开启闭合正常;3例轻度肺动脉瓣狭窄,随访期间未见进一步加重;5例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均无肺动脉单瓣的撕裂、黏连、增厚、钙化、血栓形成及感染等。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重建中术应用Gore-Tex片制作肺动脉单瓣有较好的近中期抗反流作用,可改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紧张素-(1-7)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70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设为研究组,70名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紧张素-(1-7)水平及平均肺动脉压力、肺动脉收缩压.按平均肺动脉压力将研究组分为3个亚组(无PA H组、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