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1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16篇 |
药学 | 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并行采集(SENSE)技术联合平面回波扩散加权像(EPI—DWI)技术在具有磁化率伪影的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38例装有固定金属假牙脑梗死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2~86岁。平均年龄72岁。均行MRI头颅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与SENSE—EPI—DWI。比较分析使用SENSE技术前后的右侧基底节区与右侧侧脑室脑脊液两者的信号强度对比度(SIR)(均数±标准差)、对比噪声比(CNR)、SIR、正常小脑表面扩散系数(ADC)值、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ADC比值。结果①SENSE—EPI-DWI的右侧基底节区与右侧侧脑室脑脊液两者的SIR的均数士标准差高于常规EPI—DWI的序列(0.8100±0.3863vs0.6100±0.4687:t=9.872,P〈0.05);@SENSE—EPI—DWI的CNR均高于常规EPI—DWI的CNR(11.6225vs4.3853;t=6.615,P〈0.05);③SENSE—EPI—DWI的SIR均低于常规EPI—DWI的SIR(1.1332vs1.1586:t=-2.870.P〉0.05):④SENSE—EPI—DWI的正常小脑ADC值均高于常规EPI—DWI序列的正常小脑ADC值(t=9.962,P〈0.05):⑤SENSE—EPI—DWI的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比值均高于常规EPI-DWI的梗死灶,健侧脑组织的比值(1.34vs1.06:t=5.216,P〈0.05)。结论SENSE—EPI-DWI技术的成像质量较高,正常小脑ADC值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且在具有磁化率伪影的脑梗死诊断应用中优于常规的EPI—DWI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患者与15例健康自愿者, 行肾区CT平扫后选择经肿瘤的最大层面或正常肾脏选肾门平面为靶平面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比(rBV)、平均通过时间(TTP)、通透性(Pm) 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24例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Ki-67的表达.将所获灌注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BF、rBV、Pm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TTP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级别肾细胞癌间Ki-67表达均有显著性意义;③CT灌注参数中,BF、rBV、Pm与肾细胞癌Ki-67有明显相关关系;TTP与Ki-67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有助于推测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资料与方法 搜集13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以及胸片和CT检查资料,对其胸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胸片早期表现基本正常或仅表现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其中4例在3-7d内复查胸片,病灶发展迅速,可见磨玻璃影和大片状实变影,弥漫分布于两肺野内;CT主要影像学表现有两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13例,小结节影9例,斑片状实变影8例及小叶间隔增厚7例等,其中以磨玻璃影最为常见,并通常与其他影像学表现混合存在。结论 X线胸片是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最基本的检查方法。CMV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欧乃影介导的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于双侧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真皮层内注射欧乃影,通过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增强扫描,采用兴趣区法测量造影后各组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信号强度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淋巴管及淋巴结增强造影效果。结果 皮下注射欧乃影后,欧乃影迅速吸收进入淋巴系统,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显示清晰。皮下注射对比剂9min后腹股沟淋巴结信号强度达到峰值,而髂内、外淋巴结则于注射后11min达到最大信号强度;各组淋巴结间的峰值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异。常规MRI扫描辨认淋巴结19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淋巴结21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共辨认淋巴结162枚。常规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欧乃影静脉注射增强扫描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6枚,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辨认可疑转移淋巴结26枚。常规和增强磁共振不能检出的〈1.0cm的转移淋巴结可通过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检出。结论 经腹股沟及阴囊根部皮下注射欧乃影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术诊断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安全、可行,该注射途径对盆腔淋巴结的显影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进行磁共振DWI检查.对应术中标记的淋巴结,分别测量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值及短径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DWI检测到转移性淋巴结18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7枚,均为高信号。DWI上转移性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1.059±0.196)×10^-3mm2/s比(1.402±0.285)×10^-3mm2/s,P=0.000];以1.189×10^-3mm2/s作为ADC值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8.9%、72.8%和0.840,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5.0%(39/52)。DWI上转移性淋巴结短径明显长于非转移性淋巴结[(8.08±3.99)mm比(6.75±2.70)mm,P=0.005];以5.05mm作为淋巴结短径评估转移性淋巴结的最佳阈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8.3%、29.8%和0.602,其对术前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67.3%(35/52)。结论磁共振DWI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ADC值及淋巴结短径作为诊断标准可用于术前N分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肝脏恶性肿瘤ADC值测量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病灶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可重现性。方法:对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62岁,共30个肝脏原发及转移性肿瘤)在第一次MRI检查中重复进行2次DWI扫描,于次日机器重启后再次行DWI扫描(b值均为500s/mm2)。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测量病灶ADC值,同一观察者对同一DWI序列相隔一天进行两次测量并记录ADC值,对第一次检查中两次DWI序列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ADC值,对两次检查的DWI序列分别测量并记录ADC值。采用SPSS 13.0软件中可靠性检验及Bland-Alt-man分析评估观察者内、观察者间一致性以及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可重现性。结果: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同一DWI序列(观察者内),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同一DWI序列(观察者间),同次检查中两个DWI序列(可重复性),两次检查中两个DWI序列(可重现性)测得病灶ADC值,采用可靠性检验得出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97,0.991,0.857,0.827,变异系数分别为1.75%,2.86%,9.88%和9.55%;Bland-Altman分析发现观察者内、观察者间和可重复性检验所有点均位于一致性界限之内,可重现性分析中发现有6.7%(2/30)的点位于一致性界限之外。结论:肝脏恶性肿瘤ADC值测量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短期可重复性较好,但变异率小于18.72%的ADC值改变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同时需要注意可重现性的误差控制。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有活动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故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5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