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大小便失禁。均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本病根据术前典型的影像资料均可确诊。术中尽可能避免活检或分块切除肿瘤,以免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和盲目止血引起的脊髓损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脊髓水肿。  相似文献   
2.
颞叶前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癫痫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作者5年来颞叶前部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15例的结果。随访期1~5年。男7例,女8例。年龄11~38岁。行颞叶前部(包括杏仁核及海马前端)切除12例,单纯颞叶前部切除3例。术后控制癫痫的有效率为86.7%。 作者认为脑电图仍然是致痫灶定位最基本的手段,强调多次检查,在各种生理状况下描记出相同结果时诊断价值才大,加上术中应用皮质电极和深电极可更精确寻找致痫灶。若能完全切除致痫灶,颞叶内侧结构能完全切除,手术后和随访期中脑电图恢复正常及病因明确,有组织学异常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洪阿姨今年56岁,近3个月来不明原因的出现持续腰酸,双下肢乏力,提重物或步行较长时间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稍减轻。除此之外,自己还感觉腰部不稳,腰部活动时有移动感。后来去医院就诊,在拍了腰椎片后医生诊断为:腰椎滑脱(Ⅱ度)。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掌握垂体腺瘤的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其是否具侵袭性。本文即就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癌基因相关蛋白、抑癌基因相关蛋白、基属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肿瘤增殖动力学有关蛋白的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指垂体腺瘤浸润性生长,侵犯硬脑膜、海绵窦、骨质等周围组织结构,手术治疗困难,术后容易复发,患者预后差.一般认为它介于良性的垂体腺瘤与恶性的垂体癌之间.为了探索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眼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脑血管疾病 ,目前仍主张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结合我科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 1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护理情况 ,探讨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9例患者中男 75例 ,女 6 4例 ,年龄 8~74 (平均 4 0 .8)岁。其中 10例为巨大动脉瘤 ,11例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临床表现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为首发症状 83例 ,其次为头痛、头晕、动眼神经麻痹、癫发作等。1.2 治疗 本组…  相似文献   
7.
关于DSA、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了3D-CTA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作为一种费用低廉和无创的检查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有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在诊断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完全取代DSA技术。另一些医生认为3D-CTA技术不能完全取代DSA技术,两者可以互补。DSA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本期重点报道了国内一些医院开展3D-CTA的临床文章。同时,刊载了国内7位知名专家对3D-CTA和DSA技术的评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中枢神经系统已被证实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实验证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本文阐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与信号转导途径,及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并重点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和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鞘瘤局部合并毛霉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肿瘤自身伴发真菌感染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合并毛霉菌属真菌感染的听神经鞘瘤。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左侧颞枕部间歇性疼痛5年,伴左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左侧面部刺痛感,以左下颌为板机点触发左面部疼痛。分别按“神经性耳聋”和“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不明显。近1个月出现头痛加剧伴恶心。查体示左侧神经性耳聋、左侧中枢性面瘫和左侧三叉神经下颌支感觉减退,头颅MRI提示左侧小脑脑桥角占位。手术切除为一实质性肿块,内部大部分组织易吸除,部分瘤壁致密坚韧,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无粘连,容易分离,内听道扩张呈喇叭口状,其内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