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银翘散乃《温病条辨》第一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故治疗范围较广,凡是外感风热邪毒,邪在卫分,或卫气同病均可用之。结合临床实际,除外感疾病,银翘散加减亦可治疗多种其他病。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内热立论,临床采用滋阴清热之法,疗效显着。但肾(脾)阳虚衰所致消渴亦屡见不鲜,临证采用温阳之法,效果亦可喜,所以深入探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及临床运用有其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风热郁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确诊为风热郁肺型M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MPP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中成药抗感颗粒开水冲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8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以评价总体疗效情况。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检验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则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gM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显著改善风热郁肺型MPP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治疗时间,提高MP-IgM转阴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相关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广东省体育医院门诊诊治的气滞血瘀型运动相关性KOA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1粒,bid)及双氯芬酸钠(1粒,bid)治疗,观察组则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评估量表(JKOM)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变化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基础训练与竞技水平恢复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JKOM总分及静息、活动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训练恢复所需时间、竞技水平恢复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改善运动相关性KOA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可促进患者恢复基础训练,又能促进患者恢复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及患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病能论》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同各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笔者在近段时间的临床学习过程中,收集3例“水肿”病例,发现根据不同病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不错疗效,故将心得体会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8.
咳嗽
患者,女,42岁。患者1年前患感冒后出现咳嗽,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隔月均出现咳嗽,一般持续10多天,甚者咳至脸色发青,夜不能寐。5天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自服川贝枇杷露后不见好转。今见咳嗽无痰,喉咙发痒,胸口憋闷,脸色发青,夜不能寐,无发热恶寒,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弦浮。此乃风寒外侵,内引伏邪,肺气失宣。治宜解表驱邪、宣肺理气,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处方:桂枝15g,厚朴10g,白芍15g,生姜10g,甘草5g,大枣10g,桔梗10g,瓜蒌10g,杏仁10g。日l剂,水煎服。服药3剂,仍有微咳,原方再服3剂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癫疾"、"脏躁"范畴,目前在治疗上多注重肝、心、脾、肾四脏。本文通过分析郁证的成因以及脏腑功能间的生理病理关系,试述郁证中的某些分型可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全科慢性病管理模式(TCM-CDGP)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沙河街、沙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指导与宣教随访,间歇期予别嘌醇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治疗。而观察组给予TCM-CDGP干预,间歇期不予药物治疗,急性期予塞来昔布减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1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和体征、急性期发作次数与专科就诊次数、干预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的改善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的血清尿酸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发作次数与专科就诊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CM-CDGP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还可减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