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椎旁肌肉减少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邻近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adjacent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AVC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PKP治疗1年内发生AVCF的OVCF患者的272例患者资料,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42例患者被选为AVCF组,对照组为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PKP治疗1年内未发生AVCF的OVCF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首次PKP治疗的节段,与AVCF组中的每例患者进行严格的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患者术前进行腰椎MRI检查,在MRI上测量L3和L4水平椎旁肌(paravertebral muscle,PVM)[多裂肌 (multifidus,MF)、竖脊肌(erector spinae,ES)、腰大肌(psoas,PS)]总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功能横截面积 (functional cross-sectional area,FCSA),计算CSA椎体指数、FCSA椎体指数。在矢状位重建CT图像上获取L5 CT值为术前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X线片上测量后凸角(kyphotic angle,KA)、椎体前后壁高度(anterior-to-posterior body height,AP)比值,记录有无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等。采用t检验、ROC曲线分析、Delong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KP术后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L3和L4水平,AVCF组MF、ES、PVM和PS 的平均CSA、FCSA及FCSA椎体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long检验显示L4水平ES(0.806 vs 0.900)和PVM(0.861 vs 0.941)的FCSA椎体指数对于预测AVCF的AUC大于L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4水平PVM的FCSA椎体指数,其AUC为0.941(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 90.5%。单因素分析显示AVCF组中患者BMD低于对照组 (93.55±14.99HU vs 106.31±10.95HU);术前后凸角大于对照组(16.02°±17.36° vs 12.87°±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4水平PVM的FCSA椎体指数减少(OR 0.830;95%CI 0.760~0.906)和BMD降低(OR 0.928;95%CI 0.891~0.966)是PKP术后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4椎旁肌肉减少是OVCF患者PKP术后AVC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皮质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按照非劣性检验标准估算样本量,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并平均随机分配到CBT组与PS组,分别进行后路腰椎减压单节段CBT螺钉固定与PS固定椎间融合术,经过至少2年随访。主要观测指标为椎间融合率;次要观测指标为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背与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n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数据进行组间与组内对比分析。结果:最终CBT组共有58例、PS组5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吸烟状况、体重指数、骨密度及手术节段分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CBT组45例(77.59%)、PS组42例(75.00%)患者实现了椎间融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745)。每组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前VAS评分、ODI及JOA评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CBT组的ODI及JOA评分均优于PS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术后1年、末次随访时的ODI及JOA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均优于PS组(P<0.05)。两组硬膜撕裂、神经根损伤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相似。术后CT显示螺钉误置,CBT组发生率为2.16%(5/232枚),PS组为1.34%(3/224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24)。CBT组共有2枚螺钉(0.89%)出现松动并在CT扫描图像上出现移位,发生率低于PS组(10/224,4.46%)(P=0.034)。CBT组58例患者中共有3例(5.17%)出现并发症,PS组56例患者中共有9例(16.07%)出现并发症,P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41)。结论:CBT螺钉固定在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单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时可获得较PS固定更加优秀的短期功能恢复,以及相似的临床效果和椎间融合。CBT螺钉固定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疾病人群的手术治疗是较PS内固定有效且更优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三维脊柱畸形.AIS的发病率为1%~4%,女性高于男性[1].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目前公认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学学说(基因相关学说)、激素与代谢学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学说、生物力学学说、神经学说、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4/L5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43例L4/L5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器置入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总腰椎前凸角度、L4/L5节段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进行比较。结果 L4/L5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患者总腰椎前凸角度与术前对比平均增加8.4°(P〈0.01);L4/L5节段前凸角与术前对比平均增加3.5°(P〈0.05);骶骨倾斜角与术前对比平均增加4.2°(P〈0.05)。结论 L4/L5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器置入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对于改善腰椎序列和缓解患者术后腰痛症状以及延缓邻近节段退变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置人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不同深度后对上下相邻节段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将6具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L1~L5)两端固定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上,以L3/4节段为手术节段,L2、L3、L4、L5椎体放置运动范围记录系统用以记录相邻节段(L2/3、L4/5)运动范围.分别对腰椎标本完整状态(保持腰椎韧带及小关节完整)、5mm状态(Coflex的U形顶端距离硬脊膜5mm)、0mm组(距离为0mm)分别加载8N·m的纯力矩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顺序为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并记录相邻节段L2/3、L4/5的运动范围.对3组标本在6个方向的相邻节段(L2/3、L4/5)运动范围分别行单个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对比采用LSD检验.结果:L2/3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完整组分别为4.23°±0.25°、3.56°±0.14°、3.07°±0.12°、3.34°±0.08°、2.53°±0.16°、2.44°±0.11 °;5mm组分别为4.40°±0.21 °、3.64°±0.14°、3.09°±0.11°、3.35°±0.07°、2.54°±0.16°、2.46°±0.10°;0mm组分别为4.47°±0.20°、3.72°±0.16°、3.14°±0.10°、3.38°±0.08°、2.58°±0.15°、2.49°±0.12°;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节段三组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完整组分别为3.80°±0.28°、3.45°±0.11°、3.25°±0.11°、3.28°±0.13°、2.44°±0.11°、2.42°±0.11°;5mm组分别为3.86°±0.28°、3.52°±0.11°、3.28°±0.09°、3.31°±0.05°、2.50°±0.07°、2.46°±0.09°;0mm组分别为3.90°±0.28°、3.59°±0.10°、3.32°±0.08°、3.36°±0.06°、2.52°±0.08°、2.48°±0.09°;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U形顶端与硬脊膜的距离≤5mm时,上下邻近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运动范围较完整状态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6 0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均给予综合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单用纳洛酮。结果 呼吸节律变稳定、意识恢复、吸吮反射恢复、惊厥消失和肌张力恢复五个方面所需时间 ,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 ,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结果 呼吸节律变稳定、意识恢复、吸吮反射恢复、惊厥消失和肌张力恢复五个方面所需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玉增 《临床医学》2014,(4):121-1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林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接受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疾病治疗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治疗后恢复率为97.6%,对照组为8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小儿脑瘫合并多动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