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娄底市2002-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详细了解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库及网络监测系统收集个案资料,参照WHO标准对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981例,年均发病率9.77/10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80.29%,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显著(χ2=837.88,P<0.001)。发病高峰为4~7月,占全年发病数的63.91%,患者男女比例2.34:1,人群分布3~9岁儿童和学生占全部病例的75.16%,学生发病率为60.83/10万,显著高于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χ2=164.04,P<0.0001)。2005-2006年共报告因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而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患病人数115人,波及人口2860人,罹患率4.02%。结论近年来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供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或导入MS-Excel 进行统计并作图,比较分析用SPSS 13.0版完成.结果 1978~2005年共报告麻疹31 963例,年均发病率31.18/10万, 历年发病率与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r-0.802,P<0.01).发病从高到低后回升,可分为3个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5.94/10万、4.06/10万和9.66/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其显著(χ254 636.36,P<0.000 1).整个发病趋势第1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其中1993~1994年形成一个低谷,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共报告麻疹死亡76例,病死率0.24%.1991~2005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在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2001~2005年麻疹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94: 1,年龄分布最小23日,最大60岁,5岁以下儿童占56.8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53.87%,其发病率与幼托儿童和学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21.46,P<0.000 1).结论 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93%,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上升原因主要为计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3.
<正> 这一代在缺少父(母)爱、靠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是构成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学者真正注意到了,又有谁真正去思考了这个问题。至少我的印象是,中国学界在热衷于将眼光投向世界形形色色的“新思维”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关乎国计民生,且可能为某种理论提供重要资源的种种社会现象,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也不例外。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离乡背井”到城里打工,预计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影响市民无偿献血的有关因素,为促进无偿献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调查表,于2006年3月,随机抽取453名湖南省涟源市市民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涟源市的既往献血人群以男性(80.00%)为主;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主要的献血人群(72.62%);市民献血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P〈0.01)、性别(P〈0.01)、文化程度(P〈0.01)、职业(P〈0.01)以及对无偿献血相关政策的了解(P〈0.05)。结论市民的献血行为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因势利导,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促进无偿献血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用X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对143名X射线工作人员及150名对照进行临床检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143名X线放射工作人员的自觉症状以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有随放射工龄的增长而自觉症状明显增多趋势(P〈0.01);放射工作人员指甲改变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放射工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白细胞计数(P〈0.01)及血红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白细胞计数与放射工龄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0)。结论长期小剂量的X线辐射可影响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9.
1978-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系统数据库收集个案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xcel和SPSS作统计分析。结果1978-2006年共报告麻疹32642例,年均发病率30.71/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显著。29年共报告麻疹死亡79例,病死率0.24%。整个发病趋势呈从高到低而后回升,分为3个时段,第I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1991-2006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人群分布5岁以下儿童占60.47%,散居儿童占总数的55.48%。2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为71.50%~99.76%,发病率与MV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免疫监测结果麻疹IgG总阳性率91.18%。2005-2006年病例有明确免疫史者仅为15.30%。结论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14%,近年回升较明显,上升原因主要为规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最近的较高流行年份,发病季节早而流行强度大,为典型的小年龄发病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涟源市2001-2007年人间狂犬病发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人间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7年涟源市疫情资料及狂犬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现况分析.结果 2001-2007年涟源市共报告狂犬病77例,病死率为100%.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1.03%(47例),男女比例为1:0.64;发病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2岁,以5~、1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分别占16.88%(13例).病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4%(38例),其次是儿童及学生,占46.8%(36例).病例主要集中在7-12月,占病例总数的77.92%(60例).犬伤感染者71例(92.21%),通过猫伤感染者5例(6.49%).伤口未作处理或未规范处理者69例,占89.61%,伤口经规范处理8例,占10.39%.伤后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者66例(85.71%),接种者11例(14.29%).接种者中有3例(3.40%)全程注射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且有1例合并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8例(10.39%)没完成全程免疫.结论 涟源市近年养犬数量增加,犬免疫接种率低、暴露后未能进行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理是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各相关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犬类管理,加大狂犬病健康教育力度,迅速控制狂犬病上升趋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