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378篇 |
内科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6篇 |
综合类 | 608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50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194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患者生殖激素、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抗原(CA125)、肿瘤坏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更年期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结果显示,GnRH-α与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后,患者血清E2水平升高;血清TNF-α、IL-18水平降低;VAS评分、Kupperman评分降低。本研究表明,GnRH-α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EMS患者较单纯使用GnRH-α治疗有利于维持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减轻疼痛及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2.
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 )是一种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1年,且妊娠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该病以一过性或永久性的甲亢或甲减,暂时性的甲状腺无痛性肿大,摄碘率下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滴度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患者甲状腺功能受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既可表现为甲亢,也可表现为甲减,临床常见甲亢、甲减双相型, 甲亢单相型, 甲减单相型三种类型。因产后甲状腺炎对育龄期妇女、产妇及胎儿有诸多影响,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颈部微小切口腔镜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及探讨术后凝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就诊并接受颈部微小切口腔镜治疗治疗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235例,其中110例为接受颈部微小切口腔镜治疗者(微创手术组);125例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影响术后凝血障碍的因素。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正常值,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正常值有所增高,存在潜在血栓可能,但未见显著差别。结论颈部微小切口腔镜手术方式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半永久置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及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置入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方法不同将血透患者分为撕脱鞘组和导丝组。以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记录导丝组及撕脱鞘组患者尿素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URR及Kt/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比较,进行血透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6月后,与撕脱鞘组比较,导丝组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偏低,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水平下降趋势减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处于微炎症及肾性贫血状态,且撕脱鞘组微炎症及肾性贫血状态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抑郁症状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衡阳市4个社区的343名6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衰弱和衰弱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和46.1%,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8.5%,糖尿病相关痛苦的发生率为56.6%;衰弱状况、抑郁症状及糖尿病相关痛苦间存在相关性;调整混杂因素后,单独存在糖尿病相关痛苦、单独存在抑郁症状、同时有抑郁症状和糖尿病相关痛苦的患者发生衰弱和衰弱前期的风险均显著增高;抑郁症状在糖尿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44.4%。结果说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抑郁症状及糖尿病相关痛苦的发生率高,抑郁症状在糖尿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一种常见的类型,研究表明其组织学来源是滤泡辅助T细胞(TFH)。AITL具有多样的临床特征、典型的形态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治疗以蒽环类药物为主,联合新药物治疗为辅,随着各种新药物的广泛使用,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治疗复发/难治性AITL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名,分为PELD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腰椎曲度指数及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PELD组术后各时间点VAS、TUG得分及ODI指数更低,腰椎曲度指数升高,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果说明,PELD技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降低患者腰腿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10只SPF级SD大鼠,分别于大鼠背部中线双侧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右侧皮下注射水蛭素2 ATU(实验组),左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 d,对皮瓣组织行HE染色,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计算血管密度值;术后7 d时,计算皮瓣成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 l)、p38 MAPK及ERK1/2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坏死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皮瓣成活率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对照组皮瓣组织表皮层、真皮层均出现明显坏死;术后7 d时,由于对照组皮瓣组织大面积坏死,未观察到成功染色的血管;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均未见明显坏死区。实验组术后3、7 d时血管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术后7 d时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3 d(P<005)。实验组术后7 d时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p38 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水蛭素具有促进大鼠缺血皮瓣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诱导血管内皮生长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TSP 1的表达,可能与p38 MAPK、ERK1/2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腺癌、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GSCs和其调控因子TGF β1mRNA和CTGF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GSCs染色方法为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单抗EnVisiomTM免疫组化法,TGF β1mRNA和CTGFmRNA染色方法为原位杂交法。结果 胆囊腺癌α SMA,TGF β1mRNA,CTGF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P<0.05或P<0.01);但腺瘤癌变、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者的α SMA,TGF β1mRNA,CTGF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者(P<0.05或P<0.01);胆囊腺癌中α SMA,TGF β1mRNA,CTGFmRNA表达评分之间均呈高度密切正相关(α SMA vs TGF β1mRNA, r=0.82; α SMA vs CTGFmRNA r=0.75; TGF β1mRNA vs CTGFmRNA, r=0.78)结论 α SMA,TGF β1mRNA,CTGFmRNA均为反映胆囊腺癌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TGF β1和CTGF在活化GSCs方面可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患者器官衰竭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一些重大进展明显改善了移植的效果。笔者就移植胰腺胰液引流选择、供胰静脉回流的方式、免疫抑制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