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与传统间断单次静注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靶控输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组(A组)和间断单次静注组(B组),用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4个成串刺激刺激尺神经后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插管剂量、气管插管条件分级、神经肌肉阻滞的起效时间、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值、临床肌松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和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 A组平均插管剂量(0.11±0.04)mg·kg-1小于B组(0.15±0.00)mg·kg-1,但起效时间延长(P<0.05)。A组手术刺激最强时的T1/Tc稳定性优于B组(P<0.01)。单位时间用药量A组(0.97±0.21)μg/(kg·min)少于B组(1.40±0.58)μg/(kg·min)(P<0.05)。A组的肌松恢复时间(29.27±5.41)min明显快于B组(43.28±8.46)min(P<0.01),其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顺式阿曲库铵靶控输注能达到设定肌松水平并维持该肌松水平的恒定,肌松效应明显优于传统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um,ES)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皮肤病,特点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持续高热3~5d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近年来笔者护理幼儿急疹8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上世纪90年代,临床路径迅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推行[1].在我国,临床护理路径早在几年前就有不少医院作为护理课题研究试用于临床.随着护理科学的拓展,临床护理路径已逐渐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本科从2007年12月开始试行对烧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腐生肌膏在Ⅱ°烧伤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索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外用化腐生肌膏局部护理。对照组20例给予外用百多邦局部护理。2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痊愈1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0例,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顺应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自从1885年Corning介绍了硬膜外麻醉后,椎管麻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我国已广泛普及应用,是国内麻醉的一大主流和特色.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骶管内麻醉[1],椎管内麻醉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低血压、全脊麻、神经并发症等[2].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异丙酚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开胸行肺叶切除患者60例,年龄40~6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30)和异丙酚组(P组,n=30)。S组采用吸入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七氟烷;P组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异丙酚麻醉维持。下列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和术后12h(T4)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和单肺通气时、肺复张通气时非通气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NCF)。结果两组TNF-α、IL-6、P物质在T2、T3、T4均较T1明显增加,S组T2、T3、T4时间点IL-6、P物质较P组低(P<0.05),而TNF-α在T2、T4较P组低(P<0.01)。S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NCF水平比P组低(P<0.01)。结论七氟烷胸科手术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并对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肺部手术的围麻醉处理.方法 总结分析42例急诊肺部手术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麻醉后的复苏.结果 42例急诊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诱导、术中及术后科学的麻醉管理是急诊肺部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