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近年 ,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应用B超检查前列腺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现结合确诊的 4 0例声像图表现与临床诊断作一简要回顾。本组病例为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5月期间 ,来我院就诊申请做前列腺B超检查的患者共 76人。其中 ,经B超诊断前列腺炎 4 0例 (均经临床证实 ) ,漏诊 3例 ,漏诊率 7% ,准确率达 93%。患者年龄 2 4~ 6 7岁 ,平均 38 5岁。使用仪器 :东芝SAL 32B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检查时 ,膀胱中等度充盈 ,纵、横、斜切扫查前列腺 ,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等情况。依据 4 0例前列腺炎的声像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以二甲双胍片口服;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盐酸吡格列酮片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值,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WHR、FPG、Hb A1c、TC、TG、LDL-C、FINS、2 h INS和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和ISI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2 h PG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MI、WHR、FPG、2 h PG、Hb A1c、TC、TG、LDL-C、FINS、2 h INS和HOMA-IR均低于常规组,HDL-C和ISI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减轻体质量,改善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同时,具有降低高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220例,其中采用无痛电子胃镜治疗的患儿162例,行常规胃镜治疗的患儿58例。比较两组异物取出成功率、平均异物取出时间、术中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异物平均取出时间为(7. 86±1. 08) min,显著短于常规胃镜组[(13.72±2.34)min,P<0.05];无痛胃镜组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6.91%,显著高于常规胃镜组(89. 66%,P<0. 05)。无痛胃镜组术中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 05),常规胃镜组较术前则显著升高(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MAP、HR均明显低于常规胃镜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SpO_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痛胃镜组术中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发生率分别为8.64%、6.79%、2.47%,与常规胃镜组的34.48%、22.41%、13. 79%相比均显著降低(P<0. 05)。无痛胃镜组术后消化道溃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47%、0.62%,较常规胃镜组(13. 79%、6.90%)均显著下降(P<0. 05)。结论无痛电子胃镜相对于普通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更佳,异物取出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无痛胃镜下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注射组和喷洒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在静脉滴注质子泵抑制剂的基础上行无痛胃镜止血治疗,喷洒组患者胃镜下喷洒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注射组患者胃镜下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喷洒组的91.30%(P <0.05)。治疗后,注射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为(1.37±0.29)d,显著短于喷洒组的(1.67±0.35)d(P <0.05);注射组患者5 min内出血停止率为95.65%,显著高于喷洒组的80.43%(P <0.05);注射组患者1周内再出血率为2.17%,显著低于喷洒组的15.22%(P <0.05)。治疗后,注射组和喷洒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注射组显著更低(P <0.05)。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喷洒组的23.91%(P <0.05)。结论 与喷洒给药相比,无痛胃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了解其是否能够作为评估哮喘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后哮喘控制情况的有效指标。方法:46例轻、中度哮喘的门诊患者,按照2010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哮喘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时进行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高渗盐水激发试验测试及ACT问卷调查.其中高渗盐水激发试验测试于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试后第2天进行。分析组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中的PD20值和ACT评分在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了解组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中的PD20-FEV-和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PD20-FEV1-组胺较治疗前并无明显改变(P〉0.05),12个月后,较治疗前才有较明显上升(P〈0.05),而PD20-FEV1-高渗盐水则在治疗后6个月时已出现明显上升,到12个月时该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与6个月时的PD20-FEV,也有显著性差异。ACT评分情况与高渗盐水类似。相关性方面.治疗6个月时,ACT评分变化情况与PD20 FEV1-组胺和PD20 FEV1-高渗盐水均无明显相关性;到12个月时,与PD20 FEV1-高渗盐水有一定相关性(r=0.359,P〈0.01),而与PD20 FEV1-组胺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能够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后哮喘的控制情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但对哮喘症状的评估仍不能仅依赖于气道反应性高低的评判,ACT等症状问卷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稳定期轻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服用茶碱缓释片(0.1 g,每12小时一次)+N-乙酰半胱氨酸(NAC)(600 mg,1次/d);对照组服用茶碱缓释片(0.1 g,每12小时一次)。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及CAT评分,治疗期间记录疾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及是否出现不良事件。结果: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CAT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AECOPD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用药期间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手震、心悸、皮疹等。以上症状均较轻,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茶碱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甲状腺容积相关的稳定性因素及其作用强度,方法:用文献1的499例成人甲状腺容积的有效数据,用分层方法去掉年龄,性别因素的混杂影响观察3个因素的作用,用聚类分析法观察复合因的素的作用,采用SPSS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容积明显大于女性,年龄差异明显,高年龄段容积明显大于低年龄段,慢性病史和城乡住址没有明显作用,甲状腺疾病是造成容积增大的决定性因素,结论:影响成人甲状腺容积的稳定性因素是性别,年龄和甲状腺疾病,\城乡生活,慢性病史无肯定的意义,甲状腺病是甲状腺容积增大的主要原因因素。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