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蕴藏着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临床经验 ,为开发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的宝库 ,用现代化媒体代替传统资料传播方式 ,我们应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设计构建了面向医药行业、上网用户的《常见病中药治疗方案》 (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简称《治疗方案》) ,旨在为大众提供中药药疗方案咨询服务。1 研究开发及用户使用环境建立在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组织方式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动态服务器网页制作技术 ,根据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的特点对常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中药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根中倍半萜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压色谱、薄层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木香根中共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乙酰氧基-11αH-吉玛烷-1(10)E,4E-二烯-12,6α-内酯(1)、15-乙酰氧基-11βH-吉玛烷-1(10)E,4E-二烯-12,6α-内酯(2)、12-羟基-5α(H),7α(H)-桉叶烷-4(14),11(13)-二烯-9-酮(3)、oplodiol(4)、dihydroestafiatone(5)、10-oxo-dihydroxy-11β,13-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6)、(11S)-13-羟基-愈创木烷-4(15),10(14)-二烯-12,6α-内酯(7)、9-氧橙花叔酮(8)、vernopolyanthone(9)。结论化合物1和3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川木香烃二酯和川木香二烯酮;化合物4~9首次从川木香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缬草属植物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var.latio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薄层制备色谱等色谱法对宽叶缬草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叶缬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valeriridoid P(1),马榄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dihydroxymaaliane(2)、madolin F(3),双环吉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madolin A(4)、volvalerenal B(5)、kissoone A(6)。结论化合物1为罕见的含有2个氧桥的环烯醚萜类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化合物6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组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1年1月-2003年12月就诊患者中的42920例受检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V现症感染率高达27,16%,其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者占10.06%;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者占13.87%;单项HBsAg阳性或HBsAg与HBcAb2项结果阳性者占3.16%;HBsAg,HBsAb,HBeAg,HBcAb 4项结果阳性60.05%;HBsAg,HBsAb,HBeAb,HBcAb4项结果阳性占0.02%。结论所检人群中HBV感染率高,血清学标志物组型多,医院应高度重视,以避免就诊时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6.
菊叶千里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制备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菊叶千里光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里光菲林碱(1),千里光碱(2),1,2-dihydrocacalohastine(3),桉叶醇-4(15)-烯-1β,6α-二醇(4),7,11,15-三甲基-3-亚甲基十六烷-1,2-二醇(5),款冬二醇3-O-棕榈酸酯(6),马尼拉二醇3-O-棕榈酸酯(7),款冬二醇(8),马尼拉二醇(9),β-香树脂醇(10),α-香树脂醇(11),自桦脂醇(12),loranthol(13),(+)-丁香树脂酚(14),1-羟基-4-酮-环己烯-1-乙酸酯(15),2,6-二甲氧基对苯醌(16),豆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17),豆甾-5,22-二烯-7-酮(18),豆甾4-烯-3-酮(19),豆甾-4,22-二烯-3-酮(20),β-谷甾醇(21),豆甾醇(22),胡萝卜苷(23),十一烷酸甘油酯(24)和十一烷酸甲酯(25).讨论:化合物5~9,13,17~20和2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芫花条中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芫花条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芜花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芫花条中分离得到了6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经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双白瑞香素(2)、瑞香素(3)、edgeworthin(4)、结香素(5)、伞形花内酯7-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3~6为首次从芫花条中分得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低值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乙肝五项[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根据ECLIA检测HBsAg的结果,将207例患者分为3组:A组,HBsAg为0.05~5.00IU/mL;B组,HBsAg为0.20~0.50IU/mL;C组,HBsAg为0.05~0.20IU/mL。采用ELISA法对3组进行HBsAg检测,对C组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及6个月追踪HBsAg检测,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C组ECLIA法和ELISA法测定HBsAg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08%、30.43%,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组中ELISA法检测HBsAg为阴性,HBeAb、HBcAb同时阳性或HBcAb单项阳性的患者,进行6个月追踪检测,HBsAg阳性符合率提高至45.65%。结论 ECLIA法检测低值HBsAg的灵敏度明显高于ELISA法,能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