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9岁。因误吞玉坠吞咽困难伴背痛2 h于2003年3月29日入院。食道X线平片见食道上段环状异物影。全身麻醉食道镜下见食道上段淡绿色玉块,常规异物钳夹持不住,并被逐渐推向深处,使用福奥S122食道镜下能窥及而不能触及。第2天食道镜下检查:异物距门齿约24 cm,床旁  相似文献   
2.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发病率约2.7%,部分病人因复发而需要再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3.
刘云峰  冯海燕 《重庆医学》2015,(16):2262-2264
目的: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上肢不完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全部口服甲钴胺并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和肌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情况和肌电图结果优于对照组,临床康复率(93.3%)较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肌电图可辅助准确定位电刺激位置和选择最适合刺激参数,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电刺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谈协同护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日渐成熟及广泛化,越来越要求病人参与到护理中,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针对协同护理的收益,本文作者对肾内科病人协同护理的具体做法及作用总结如下。1 协同护理的具体做法11 良好的患者教育为协同护理的前提 协同护理强调患者的自我护理。这是以良好的患者教育为前提,患者教育不是单纯教育患者如何完成自我护理,而是把重点放在引导患者自我护理的概念定向上,所以应向患者阐明主动参与健康护理的概念,使患者从依赖性护理转到自觉实施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5.
颅面部骨折常引起鼻窦一眼眶、颅底及颌骨等多处骨折,病情处理与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及颅脑外科等多科相关。1997年10月~2004年8月我科收治鼻窦一眼眶骨折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损伤包括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种,临床上促进神经功能修复、避免失神经肌肉萎缩、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物理、化学等疗法,其中电刺激疗法应用最为广泛,有高、中、低频电刺激,刺激方法有经皮式、植入式、术中超强电刺激等方法,经皮式刺激避免了体内埋置电极的烦琐操作和需再次手术取出针电极造成的创伤,具有方便、无痛和适应证广泛等特点,最容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热,正确分析和处理好术后发热,是降低心脏水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对1994年3月至1995年7月491例心内直视手术中72例术后10天发热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非感染性发热25例,占34.7%,药物热19例,占26.3%,感染性发热:①呼吸道感染14例,占19.4%,②手术切口感染8例,占11.2%,③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占8.4%。讨论1、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期发热是提示感染的重要线索,但从我们统计的病例分析看,大多数发热原因是非感染性的。常见原因是心包切开综合征,停用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腹主动脉瘤手术临床资料.结论 通腹主动脉瘤手术术前充分准备及术中熟练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有效的护理能是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神经肌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的检测。结果:格林巴利患者安静状态下一般会出现数目较多的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变慢且末端潜伏期增长,F波潜伏期增长且出现率降低。结论: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应用神经肌电图进行检测在降低检测损害程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还能够尽量减少漏诊、误诊的情况出现,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重度OSAHS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6例中重度OSAHS患者,实施UPPP手术联合鼻中隔矫正等多平面手术,其中部分不接受CPAP治疗的重症OSAHS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予以控烟、戒酒等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判断疗效。对是否行气管切开手术的两组患者的年龄、打鼾病史、BMI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打鼾明显减轻,呼吸暂停次数明显减少,血压、血糖等控制较为理想,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出院前能顺利拔管。两组患者打鼾病史、BM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切开组患者的打鼾病史较长[(13.40±9.74)年/(7.98±3.04)年,P=0.02]、年龄普遍偏大[(45.74±6.27)岁/(41.76±9.76)岁,P=0.11)、BMI指数提示超重和肥胖居多[(32.38±10.34)/(26.34±3.15),P=0.02]。结论 UPPP联合鼻内镜手术的综合治疗是中重度OSAHS的有效措施;对于病史较长、年龄偏大、超重甚至肥胖的重度OSAHS患者,气管切开术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