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003篇 |
免费 | 14330篇 |
国内免费 | 47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17篇 |
儿科学 | 2518篇 |
妇产科学 | 1659篇 |
基础医学 | 9642篇 |
口腔科学 | 2696篇 |
临床医学 | 15035篇 |
内科学 | 15570篇 |
皮肤病学 | 1591篇 |
神经病学 | 5042篇 |
特种医学 | 47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1807篇 |
综合类 | 22816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一般理论 | 28篇 |
预防医学 | 15702篇 |
眼科学 | 1822篇 |
药学 | 11371篇 |
123篇 | |
中国医学 | 8969篇 |
肿瘤学 | 66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18篇 |
2023年 | 1884篇 |
2022年 | 3214篇 |
2021年 | 4155篇 |
2020年 | 3616篇 |
2019年 | 2242篇 |
2018年 | 2729篇 |
2017年 | 3229篇 |
2016年 | 2719篇 |
2015年 | 4265篇 |
2014年 | 5405篇 |
2013年 | 7179篇 |
2012年 | 8982篇 |
2011年 | 9381篇 |
2010年 | 8091篇 |
2009年 | 7369篇 |
2008年 | 7674篇 |
2007年 | 7545篇 |
2006年 | 6781篇 |
2005年 | 5508篇 |
2004年 | 4143篇 |
2003年 | 3577篇 |
2002年 | 3136篇 |
2001年 | 2903篇 |
2000年 | 2370篇 |
1999年 | 1573篇 |
1998年 | 749篇 |
1997年 | 733篇 |
1996年 | 746篇 |
1995年 | 634篇 |
1994年 | 565篇 |
1993年 | 538篇 |
1992年 | 1071篇 |
1991年 | 1035篇 |
1990年 | 938篇 |
1989年 | 902篇 |
1988年 | 797篇 |
1987年 | 797篇 |
1986年 | 799篇 |
1985年 | 770篇 |
1984年 | 625篇 |
1983年 | 508篇 |
1982年 | 393篇 |
1981年 | 347篇 |
1980年 | 297篇 |
1979年 | 554篇 |
1978年 | 346篇 |
1976年 | 309篇 |
1975年 | 331篇 |
1974年 | 35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树状大分子为载体材料并修饰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靶向短肽TGN和肿瘤靶向短肽i RGD构建脑胶质瘤靶向递药系统(i RGD/TGN-PEG-PAMAM/ATO),旨在解决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ATO)在治疗脑胶质瘤过程中分布缺乏特异性、透BBB难等问题,使其具有更好抗脑胶质瘤作用。方法核磁共振图谱(1H-NM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考察载体的理化性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透析袋法分析其包封率及体外释放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i RGD、TGN对细胞摄取的影响;MTT法考察纳米载体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和脑胶质瘤U87细胞的毒性及BBB模型中递药系统抑制U87细胞生长的情况。结果成功合成了i RGD/TGN-PEG-PAMAM载体,其形态规整,大小均匀,测得其粒径(24.87±0.84)nm,电位(17.26±1.64)m V;该载体对HBMEC和U87细胞均具有较小的毒性;递药系统i RGD/TGN-PEG-PAMAM/ATO的包封率为(71.92±1.17)%,体外释放表明ATO经载体包载后呈现一种缓慢释放趋势,且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ATO的释放;细胞摄取结果提示iRGD/TGN的修饰有利于U87细胞对递药系统的摄取;体外跨BBB抑制U87细胞生长实验结果表明,i RGD/TGN-PEG-PAMAM/ATO组具有更好的跨BBB抑制U87细胞生长效果。结论 i RGD/TGN-PEG-PAMAM/ATO脑胶质瘤靶向递药系统具有较好的体外跨BBB抑制U87细胞生长的效果,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Amanda H. Anderson Dawei Xie Xue Wang Robin L. Baudier Paula Orlandi Lawrence J. Appel Laura M. Dember Jiang He John W. Kusek James P. Lash Sankar D. Navaneethan Akinlolu Ojo Mahboob Rahman Jason Roy Julia J. Scialla James H. Sondheimer Susan P. Steigerwalt F. Perry Wilson Raymond R. Townsend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2021,77(1):56-73.e1
4.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集合了神经活动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为学者们研究人及动物的脑或脊髓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已成为揭示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发挥全身调节作用、研究针灸推拿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大脑中枢机制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文章通过搜集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与fMRI相关的推拿手法文献,分类整理运用fMRI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进一步阐释推拿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就fMRI技术在推拿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6.
Sarah J. Schrauben Haochang Shou Xiaoming Zhang Amanda Hyre Anderson Joseph V. Bonventre Jing Chen Steven Coca Susan L. Furth Jason H. Greenberg Orlando M. Gutierrez Joachim H. Ix James P. Lash Chirag R. Parikh Casey M. Rebholz Venkata Sabbisetti Mark J. Sarnak Michael G. Shlipak Sushrut S. Waikar Paul L. Kimmel Ramachandran S. Vasan Harold I. Feldman Jeffrey R. Schell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2021,32(1):115
7.
8.
目的 建立阿里红中齿孔酸及其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酸含量;采用HPLC测定齿孔酸含量。色谱柱为RP-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68∶ 32),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3批阿里红药材中齿孔酸含量分别为2.3%,2.6%,3.1%;总三萜酸含量分别为27.2%,32.1%,35.9%。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简便,可为定量评价阿里红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Deverick J Anderson Luke F Chen David J Weber Rebekah W Moehring Sarah S Lewis Patricia F Triplett Michael Blocker Paul Becherer J Conrad Schwab Lauren P Knelson Yuliya Lokhnygina William A Rutalo Hajimori Kanamori Marina F Gergen Daniel J Sexton for the CDC Prevention Epicenters Program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12)
中文:背景患者入院后可从不当消毒的环境表面获得多药耐药菌和艰难梭菌。本文确定了3种强化的终末消毒(入住同一病房的两名患者之间的消毒)策略,对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艰难梭菌(CD)和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的影响。方法本文在美国东南部的9家医院开展了一项务实的、集群-随机、交叉研究。凡曾有感染或定植目标细菌感染患者居住过的病房,患者出院后随机采取4种消毒策略中的一种方法进行终末消毒:对照(季胺盐类消毒剂消毒,但凡遇到CD采用含氯消毒剂);UV(季胺盐类+UV-C消毒,但凡遇到CD采用含氯消毒剂+UV-C);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UV-C。凡入住目标病房的患者被列为暴露人群。这4种终末消毒方法分别在每家医院连续实施7个月的周期。本文随机设计这几种消毒策略在每家医院内的实施顺序(1:1:1:1)。主要产出的结果是,观察暴露患者中目标细菌的感染的发生或定植情况,以及ITT人群中暴露患者CD感染发生率。本研究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1579370。结果共有31 226名患者暴露,其中21 395(69%)符合标准,包括4 916名对照组,5 178名UV组,5 438名含氯消毒剂组,以及5 863名含氯消毒剂+UV组。在对照组中,22 426个暴露日中有115名患者发生目标细菌的感染(51.3/10000暴露日)。在标准清洁策略的基础上增加UV消毒的暴露患者,其目标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n=76;33.9/10 000暴露日;RR:0.70,95%CI:0.50~0.988;P=0.036)。含氯消毒剂组(n=101;41.6/10 000暴露日;RR:0.85,95%CI:0.69~1.04;P=0.116),或含氯消毒剂+UV组患者(n=131;45.6/10 000暴露日;RR:0.91,95%CI:0.76~1.09;P=0.303)的目标细菌的感染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在含氯消毒剂的基础上增加UV消毒,暴露患者中CD感染率也没有发生改变((n=38 vs 36;30.4 vs 31.6/10 000暴露日;RR:1.0,95%CI:0.57-1.75;P=0.997)。解释污染的医疗机构环境是获得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强化终末消毒可以降低这一风险。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