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2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兔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将45只硬膜外阻滞成功的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15):对照组、假手术组和HTEB组;然后各组再分为注血后l、7、14 d三个亚组(n=5)。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1、7、14 d动物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测量并比较各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6]含量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基底动脉Vm、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量最高,HTEB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三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脑组织中GR表达水平假手术组最高,HTEB组次之,对照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TEB可增加SAH后CVS的兔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的表达,并抑制TNF-α、IL-1、IL-6过度分泌,从而减轻CVS。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剂胶囊投与后麻黄碱的体内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1994,(1)
选择未进早餐的健康成年男子16名,年龄为20~36岁,体重53~80kg。每人用水180ml送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剂胶囊2粒,2粒中含有麻黄附子细辛提取剂400mg,其中麻黄碱(1-E)5.1mg,伪麻黄碱(d-PE)2.2mg。在给药前与给药后的0.5,1,1.5,2,3,5,8,12,24小时,用加有肝素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TB-PhaB)与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56例和老年恶性胸腔积液37例,进行TB-PhaB与ADA检测。结果 对于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检测的灵敏度是76.79%、特异度是97.29%;TB-PhaB检测的灵敏度是51.79%、特异度是94.59%;TB-PhaB与ADA并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是82.14%、特异度是89.19%。结论对于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ADA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TB-PhaB单独应用容易导致漏诊;TB-PhaB与ADA并联联合检测时可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对其用药规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宣肺止咳类、化痰止咳类、润肺止咳类、祛风止咳类中药使用频率最高,中药方剂中止嗽散的频数最高,占了总方剂量的50%,其次依次为三拗汤、桑杏汤、二陈汤、升降散、养阴清肺方、泻白散、麻杏石甘汤、百合固金汤。中药频数15次的共17种,主要为止咳平喘类、宣肺止咳类、化痰止咳类、清肺止咳类中药。其中杏仁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甘草、桔梗、紫菀、炙麻黄、蝉蜕、百部,使用频率均30%。结论:通过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发现,治疗感染后咳嗽病位以肺最为常见,病性因素以风为主,兼夹痰湿、热毒等,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家庭成员为传染源与婴儿结核性脑膜炎的相关性及其早期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近8年收治的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婴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33例的早期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并以同期收治的1~3岁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对照。结果婴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家庭成员结核病接触者发病率为48.5%,而对照组仅为7.7%。婴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有卡介苗接种占75.8%,但疗效欠佳,治愈率仅36.4%;后遗症发生率36.4%,两项与对照组比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密切接触是婴儿患结核性脑膜炎的高危因素,其父母为主要传染源,值得高度重视。可以把有结核病接触史、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临床特点作为判断婴儿结脑疑似病例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结核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结核病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观察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CD4+T细胞、CD8+T细胞、IFN-γ和IL-4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针对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结核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开展从免疫治疗和结核病疫苗设计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诊疗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38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腰椎穿刺术,标本送检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PCR、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涂片找抗酸杆菌,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阳性率52.7%,明显高于脑脊液涂片找抗酸菌(1.2%)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11.5%)。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杆菌培养方法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检测明显优于细菌学培养。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PCR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特异性高,分析周期短,在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营养辅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采用营养作辅助治疗方法来探讨对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方法52例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例。所有病例均采用3DEC X/6DE,治疗组在强化期加用高能要素合剂80g/天。结果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主要以蛋白质能量不良为主的营养不良(57.7%)。两组完成疗程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6.2%(25/26),对照组为76.9%(20/26)(P<0.05)。结论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营养状况得到明显好转(P<0.001);治疗组在完成疗程后期痰菌阴转率较对照组高(P<0.05);复治痰菌阳性肺结核病人采用营养作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裴贵兵;张波;陈志成;姜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8):1189-1193
目的 探讨中药“济川煎”对于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2组均用2%大黄酸混悬液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实验组用170%济川煎浓缩液10 mL·kg-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用0.9%NaCl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30 d。通过粪便称质量、记录首次粪便排出时间计算粪便干湿质量比及排便时间,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粪便干湿质量比分别为(44.86±4.40)%、(53.44±3.52)%和(44.28±4.33)%,排便时间分别为(340.17±34.91)、(424.67±37.26)和(377.36±38.87)min,血浆中SP分别为(79.86±7.56)、(60.30±2.41)和(78.84±5.83)pg·mL-1,血浆中VIP分别为(30.56±2.87)、(23.38±6.62)和(28.39±2.37)pg·mL-1,双歧杆菌分别为7.77±0.04、5.19±0.09和7.45±0.03;乳酸杆菌数分别为6.40±0.07、4.10±0.05和6.36±0.08。模型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以上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中药“济川煎”能够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