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改良式雾化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体重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用固尔苏采用改良式雾化吸入治疗极低体重儿肺炎6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气、肺泡充气程度、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用药1hPO2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用药后6h,PO2和a/APO2仍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用药1hPCO2下降不明显,用药后6hPCO2显著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胸部X线显示肺野靛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采用改良式雾化吸入治疗极低体重儿肺炎能有效改善肺换气和通气,提高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2.
3.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邱燕玲,廖万清,陈宝雄我科于1993年11月~1996年10月,对41例轮状病毒肠炎采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并与17例用小儿利宝冲剂治疗作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均是住院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补锌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105例,随机分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补锌前后血清锌水平.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微生态制剂、补液及指导合理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上)和10mg(6个月以下),连续治疗14天.结果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锌后血清锌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在腹泻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治疗效应。方法MAS患儿35例经气管插管应用外源性PS(200mg/kg),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18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B组17例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并监测24h内PaO2、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氧合功能均明显提高,但在时限和程度上B组均明显好于A组。结论外源性PS与保护性肺通气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并发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87年 7月至 1999年 2月共收治 38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74% ) ,女 10例(2 6 % ) ,年龄 :~ 3岁 6例 (16 % ) ,~ 7岁 8例 (2 1% ) ,~ 15岁 2 4例 (6 3% ) ,平均年龄8 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儿科免疫学会关于JRA的诊断标准。按此标准分型 ,其中全身型 6例 (16 % ) ,多关节炎型 15例 (39% ) ,少关节炎型 17例(4 5 % )。1 2 临床表现 发热 2 8例 ,其中低热 8例 ,中度热 13例 ,高热 7例 ;皮疹 6例 ,为红色小丘疹或斑丘疹 ;淋巴结肿大 5例 ;肝脏轻度肿大 3… 相似文献
7.
8.
溃疡粉治疗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损伤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CU危重患者常由于胃肠功能衰竭、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大便失禁,肛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的状态下,再加上患者长期卧床,自理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肛周皮肤潮红,湿疹,皮肤破溃等不同程度的反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006-05/2008-07我科对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患者采用康惠尔溃疡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4~82(平均54.5)岁。重型颅脑损伤10例,多发伤6例,脑梗死3例,自发性脑出血6例,呼吸衰竭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例。大便失禁3~15 d。根据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分为3度:Ⅰ度为肛门周围皮肤潮湿、骚痒、发红;Ⅱ度为肛周皮肤破溃;Ⅲ度为肛门周围皮肤破溃达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阴唇、腹股沟部等[1]。1.2治疗方法每次便后用温水彻底清洗被大便污染的皮肤,避免用粗硬的毛巾擦拭,最好用柔软的湿纸巾擦拭,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用吹风机吹干,将溃疡粉涂于患处,保持干燥清洁。加强翻身,彻底暴露骶尾部皮肤,使其透气,每3~4 h加强一次。2结果Ⅰ度患者1~2 d后皮肤潮红明显改善,2~3 d皮肤恢复正常。Ⅱ度患者2~3 d...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原因,为临床规范性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分析86例初治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儿的防治措施、检验手段、病理类型,探讨紫癜性肾炎易患因素。结果 86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型58例,单纯血尿型28例,肾病综合征型16例。紫癜肾炎再发率为4.54%(86/1892)。引起再发相关因素为:(1)与治疗方法的选择相关: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优于采取雷公藤多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方法治疗。(2)监测手段不同导致明显差异结果:依据尿中N-乙酰-β-D氨基糖苷转移酶(NAG),γ-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β-半乳糖苷酶(GAL)异常作为检测治疗、判断疗效手段者26.74%;依照尿沉渣作为判断指标的占61.63%。(3)与肾脏穿刺病理结果相关的差异因素。肾脏穿刺活检结果与尿酶异常程度相关性上:NAG、GGT、ALP明显异常者与肾脏穿刺结果二者诊断符合率为89.56%;病理类型为系膜增值或弥漫系膜增生伴有新月体形成者90%以上伴有尿GAL酶明显异常。结论再发性肾炎肾脏都存在不同程度受累;治疗方法采用小剂量肝素、中西医结合法可有效防治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检测手段以尿酶NAG、GGT、ALP、GAL的改变可作为肾脏受累的判断指标优于传统尿沉渣、肾功能改变方法;动态监测结果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预后、复发的指标,也可替肾脏穿刺活检的部分功能,在基层可作为尝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异常不孕症患者宫腔粘连诊断灵敏度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85例宫腔粘连不孕症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宫腔声学造影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于上述检查结束3 d内行宫腔镜检查,并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宫腔造影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分度、分型中的灵敏度。结果:宫腔镜诊断19例(22.35%)为轻度粘连,23例(27.06%)为中度粘连,43例(50.59%)为重度粘连,其中单纯性颈管粘连22例(25.88%),宫腔内粘连37例(43.53%),混合型粘连26例(30.59%);宫腔声学造影联合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轻度19例(22.35%),中度25例(29.41%),重度41例(48.24%),宫腔粘连分度准确度为92.94%(79/85);单纯性颈管粘连24例(28.24%),宫腔内粘连36例(42.35%),混合型粘连25例(29.41%),宫腔粘连分型准确度为96.47%(82/85)。结论:宫腔声学造影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宫腔粘连不孕症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宫腔粘连诊断准确性,有利于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干预措施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