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同时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雌性SD大鼠(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多柔比星肾病模型组和多柔比星肾病Lipo-PGE1治疗组3组.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多柔比星7.5 mg/kg的方法建立多柔比星肾病动物模型,第8周开始Lipo-PGE1治疗组给予尾静脉注射Lipo-PGE1,用量200 μg/(kg*d).10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Lipo-PGE1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硬化及基质增生程度比多柔比星肾病组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多柔比星肾病组较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Lipo-PGE1治疗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多柔比星肾病组(P<0.05).结论 多柔比星肾病组大鼠第10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尤其是肾小管间质区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Lipo-PGE1延缓多柔比星肾病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有一定关系,并且可能通过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结核杆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目前比较少见。如果未能及时明确诊断或治疗不得力,可发展为中、晚期结脑,给治疗带来困难。本文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14例中、晚期结脑,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主要型号为2008和4008系列。该血透机包含电路和水路两部分,采用电水上、下分离方式。我血液净化中心有2008型机11台,4008型机14台,使用均在5年以上,年透析量达到1.5万例次。根据我院的使用情况,近5年中该系列机器故障近500次,其中,流量故障为240次,占48%,因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1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病人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等症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有多种病因,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常见,偶可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  相似文献   
5.
来氟米特对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对被动性Heymann肾炎(PHN)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抗FX1A血清,建立PHN模型;用BCA法测量24h尿蛋白变化,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RT-PCR观察nephrin mRNA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复制了PHN模型来氟米特能减轻PHN大鼠蛋白尿,肾脏病变程度,抑制nephrin mRNA表达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对PH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nephrin表达及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来实现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25-(OH)2-D3大剂量间隙疗法治疗中重度继发性甲旁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5年93例全段甲状旁素(iPTH)>500pg/ml的接受小剂量1,25-(OH)2-D3(0.25!g,每日1次,口服)治疗8周无效而改用大剂量1,25-(OH)2-D3(2!g,每周2次,口服)间隙疗法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平均透析年限、治疗前后iPTH、碱性磷酸酶(AKP)的平均水平,1,25-(OH)2-D3的剂量、疗程。治疗过程中血清钙、磷、AKP的水平以及相关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口服2!g、每周2次1,25-(OH)2-D38周的治疗,有74例患者iPTH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例因高钙磷乘积退出观察,疗效不明显。经B超、ECT检查发现17例甲状旁腺增生,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身前臂种植术,术后疗效良好。结论:1,25-(OH)2-D3大剂量间隙疗法治疗中重度继发性甲旁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治疗无效患者,如有甲状旁腺增生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种静脉用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全国十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共210例MHD患者入组,随机分成蔗糖铁组(n=105)和右旋糖酐铁组(n=105)。两组均静脉滴注铁剂100mg/次,每周两次,总量1000mg。观察期共8周,治疗期间每隔两周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透析龄、治疗前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无明显差异;(2)治疗第四周后两组患者的Hb、Hct、SF及TSAT均明显升高,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与右旋糖酐铁静脉使用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来氟米特(1eflunomicle,LEF)治疗组30例、环孢素(cyclosporinA,CsA)组30例。LEF组开始治疗后,前3d予LEF50mg/d,3d后改为维持剂量30mg/d)CsA组予以CsA1.5~2.5mg·kg-1·d-1,根据血药浓度逐渐增加剂量。2组患者同时使用泼尼松0.5mg·kg-1·d-1,并逐渐减量。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及第6、12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LEF组30例患者均完成了一年的治疗观察,CsA组30例患者有一例因药物副反应退出治疗,其余29例患者完成了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血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LEF组治疗后第6个月时总有效率70.00%(21/30),治疗后第12个月时总有效率76.67%(23/30);CsA组治疗后第6个月时总有效率75.86%(22/29),治疗后第12个月时总有效率68.97%(20/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LEF是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FSGS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不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心血管手术治疗且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按90 d是否死亡和90 d内RRT治疗天数(≤14 d,15~90 d,>90 d)将患者分为4组,分析90 d死亡、90 d透析依赖、90 d延迟摆脱透析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0例患者,平均随访400 d。其中90 d死亡114例,90 d生存且14 d内摆脱透析37例,90 d生存15~90 d内摆脱透析46例,90 d生存且透析依赖13例。多因素Cox回归显示: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HR=1.029,95%CI: 1.013~1.045,P<0.001)、术前血清肌酐低(HR=0.993,95%CI: 0.987~0.998,P=0.008)、CRRT前APACHE Ⅱ高评分(HR=1.043, 95%CI: 1.004~1.084,P=0.028)、CRRT前SOFA评分高(HR=1.130, 95%CI: 1.052~1.213,P<0.001)、CRRT前脓毒症(HR=2.327, 95%CI: 1.591~3.403,P<0.001)、CRRT前过低的舒张压(HR=0.979,95%CI: 0.963~0.996,P=0.013)。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较低的eGFR(HR=0.962,95%CI: 0.940~0.984,P<0.001)。90 d存活患者中延迟摆脱透析的危险因素有血清白蛋白低(OR=0.837,95%CI: 0.717~0.977,P=0.024)、机械通气时间长(OR=1.434,95%CI: 1.175~1.749,P<0.001)、CRRT前尿量少(OR=0.739,95%CI: 0.623~0.876,P<0.001)。 结论心血管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90 d死亡与高龄、CRRT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脓毒症和过低的舒张压有关;90 d存活患者透析依赖与患者术前较差的肾功能有关;90 d存活患者延迟摆脱透析与血清白蛋白低、机械通气时间长、CRRT前尿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盐沉积于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损害。〉85%尿酸性肾病在32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原发者男女之比为20.7:1;继发者男女之比为1.25:1。人群普查发现,痛风患者中仪有10%~20%有临床肾脏疾病表现,而在病理上几乎所有痛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病病理改变,特别是老年人极易漏诊和误诊,漏误诊率达34%~59%,因此,要努力提高尿酸性肾病的诊治水平,避免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