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耳鸣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耳鸣的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常因家庭、婚姻、职业等方面的精神压力触发耳鸣,而耳鸣又可使患者出现压抑、忧郁、烦躁、情绪波动、过分忧虑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加重耳鸣,从而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心理问题可能是耳鸣的病因之一,同时也可能是耳鸣的结果,两者不易区分先后关系。目前耳鸣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5年生存率在70%左右[1] .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包括术前的心理、饮食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患者心理、气管切开、进食护理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的护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引导他们适时进行心理调节,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是一种发生和发展都十分复杂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耳鸣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无相应的体征可查,目前关于其存在的各种研究都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如王洪田等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研究11例耳鸣患者的听皮层代谢活动就是以耳鸣是听通路的神经纤维和突触的过度活动被听皮层感知而成为假说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共87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采用Gufoni法复位2次,次日复查,仍存在向地性眼震和眩晕者,再次行Gufoni法复位2次,30 min后复查。结果87例患者经Gufoni法复位后,次日复查有效率为71.26%(62/87),再次复位后有效率为86.21%(75/87)。12例无效患者中8例仍存在向地性眼震,予强迫健侧卧位法治愈;4例转变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予Epley法复位治愈。结论 Gufoni法可以作为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多次重复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应对流感流行多亚型并存的局面,进行了多表位核酸疫苗设计,并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含有H3、H9的HA和H5N1NA中和表位,M、NP基因保守序列CTL表位的多表位基因盒(Epi)。采用pVAX载体对H5HA、H7HA及Epi进行融合表达。经肌肉注射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针对H3579亚型流感抗体。三免后2周,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检测。结果免疫小鼠获得了针对H3579亚型流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结论完整HA抗原结合多表位的DNA疫苗模式的成功,预示了该DNA疫苗可能可以有效应对当前多种亚型流感并存的局面,并为其他种类流感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犬圆环病毒(Canine circovirus,CanineCV)ORF3基因,制备ORF3的抗体,为研究ORF3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CanineC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编码框ORF3全长序列。将ORF3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ORF3。重组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ORF3,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PCR扩增出CanineCV编码框ORF3片段长度为318bp。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ORF3转化DE3后经IPTG诱导5h,表达分子质量单位(Mr)约为15×103蛋白,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能被Anti-His标签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ORF3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免疫反应性的ORF3,为抗ORF3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翠青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3):249-249
目的:加强风险管理对手术室中规避不良事件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手术室中由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进行风险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促进各科室的相互合作。观察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达标率、患者满意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在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以后,护理质量达标率达100%,患者满意率在98%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0.01%。结论:在手术室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规避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中隔成形术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式的不同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118例,分别统计鼻中隔成形术组及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鼻塞缓解时间、术后头昏头痛缓解时间、术后黏膜消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鼻塞缓解时间、头昏头痛缓解时间、黏膜消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成形术不仅符合鼻腔的生理功能,而且能将手术创伤减至更小,并能更快地解除鼻部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