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s和IGFBPs改变及二甲双胍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IGFs和IGFBPs水平的改变,以及二甲双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发或病程少于3年、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66例,单纯饮食控制5~7天后,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IGF-1、IGF-2、IGFBP-1、IGFBP-3、血糖、胰岛素和C肽.对其中29例予二甲双胍治疗2周后,再次测定上述各指标.另外测定90例正常人群空腹血清IGFs和IGFBPs水平作为对照.结果(1)与正常对照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IGF-1明显降低(P<0.05),IGFBP-1显著升高(P<0.01),IGF-2和IGFBP-3则未见统计学差异;调整年龄、性别后,IGF-1与空腹C肽正相关(r=0.29,P<0.01),IGFBP-1与C肽负相关(r=-0.323,P=0.01).(2)二甲双胍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空腹IGFBP-1均明显下降,其中空腹IGFBP-1水平下降接近正常对照,餐后IGFBP-1改变不明显.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IGF-1下降、IGFBP-1升高,与胰岛功能改变相关;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后,在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情况下,血糖及空腹IGF-BP-1下降,但对餐后IGFBP-1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基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MMC)平台在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综合护理,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和糖尿病门诊教育、健康讲座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MMC平台实施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值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规律锻炼、糖尿病知识、遵嘱用药评分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MMC平台健康教育在提高出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糖尿病控制。 相似文献
3.
4.
糖尿病并脑梗塞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并脑梗塞34例临床分析裴剑浩,韩风兰,廖晓征我院1986年3月至1993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并脑梗塞3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CT、血脂、血流变学筹改变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4例(男11例,女23例)的平均年龄为62.5岁,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和感觉障碍,使踝关节以下部位出现溃疡、坏疽和感染,此病特点是创面愈合慢,甚至迟迟无皮肤生长,是老年2型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占下肢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现将我院1996~1998年收治的34例D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4例患者均符合WHO(1985年)关于2型糖尿病的确诊标准,男19例,女15例,年龄56~72岁,60岁以上25例,占735%,病程5个月~21年,平均102±57年。坏疽按Wagner’s6级分类标准[1],Ⅰ级15例,… 相似文献
6.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多项研究提示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预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实验拟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孕早期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检分娩的孕妇843例,-80℃保存孕早期(16~20周)血清,并追踪随访至分娩.发现单胎妊娠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3例(GDM组),随机抽取年龄匹配的正常单胎妊娠妇女73例为对照组(NGDM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脂联素水平.结果: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GDM组[(54.23±2.96)nmol/Lvs(68.24±4.54)nmol/L],P<0.05).GDM组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1-IR呈负相关(r=-0.364,P<0.01),但与产筛血糖和OGTT血糖水平均未发现相关性,合并巨大胎,早产的孕妇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孕早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但未发现与血糖水平和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良性甲状腺囊肿超声引导聚桂醇硬化的治疗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适合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甲状腺囊肿
类型。方法97例共99个囊腔体积≥2 cm3并经细胞病理诊断为良性的甲状腺囊肿,采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分别在术
后1,3,6,12月进行随访。囊肿按病程、囊液成分、囊液粘稠度、囊实性比例、囊壁厚薄、囊腔分隔进行分类。疗效评价按囊腔体
积缩小<50%为无效,缩小≥50%为有效,缩小≥90%为治愈。结果囊肿基线及治疗后1,3,6,12 月的体积分别为12.08±11.56
cm3、5.63±8.51 cm3、5.96±8.42 cm3、3.80±5.50 cm3、2.85±3.98 cm3;平均囊腔体积缩小(70.0±33.7)%;累积有效率为82.8%(82/
99),治愈率为63.6%(63/99);13.1%(13/99)囊肿因1~3个月后较基线增大或无缩小需要再次硬化治疗,病程1年以上的囊肿是
导致多次硬化的独立因素[23.7%(9/38)vs 6.6%(4/61),OR=4.473(1.238~16.169),P=0.022];治疗效果与囊腔分隔、囊液粘稠
度、囊实性比例、囊壁厚度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囊肿最终疗效(缩小<90%)的主要因素是囊腔分隔(HR=2.25,
95% CI 1.19~4.25)和囊液粘稠(HR=2.02,95% CI 1.19~3.43)。结论超声引导穿刺聚桂醇硬化治疗术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良性
甲状腺囊肿,6个月可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对病程1年以下、囊液稀薄、囊腔无分隔的单纯囊肿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和LADA型糖尿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比较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和LADA(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型糖尿病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情况,探讨胰岛素作用不足及糖尿病并发症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分析505例入选人群:代谢综合征组118例、LADA型糖尿病组56例、健康组125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206例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特点,观察胰岛素抵抗或缺陷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对存在不同糖尿病并发症数目的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505例总体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态分布,代谢综合征组和LADA型糖尿病组的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HOMA-IR(改良公式)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合并两个以上并发症的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合并两个及以下并发症的糖尿病人群(P<0.01).结论 代谢综合征和LADA型糖尿病人群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胰岛素的浓度及敏感指数有关,较多的糖尿病并发症同时伴有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肌注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自愿分组。降钙素(sCT)组共50例,予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每次50IU,隔日1次;同时每日口服1片钙尔奇-D。钙(Ca)组共65例,每日予相等剂量钙尔奇-D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腰椎L2~4侧位、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蛋白(BGP)、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结果
sCT组治疗后腰椎各椎体BMD增加3.47%~3.74%,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增加1.44%~1.72%;Ca组则分别下降1.29%~1.83%和1.98%~2.11%(P<0.02)。结论
鲑鱼降钙素可有效增加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或减少骨质丢失,其中对腰椎的治疗效果较股骨近端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原DNA疫苗预防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1)4周龄NOD雌鼠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质粒载体PcDNA3.1(PcDNA)、胰岛素原(Pins)3组,由胫前肌分别注射PBS、质粒PcDNA3.1、人胰岛素原DNA疫苗50pg,1周后重复1次。(2)各组取12周龄未发病的NOD鼠10只,分离胰腺,HE染色观察胰岛炎;TUNEL+SABC法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取脾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2h,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1)12周龄时Pins组正常胰岛比例高于PBS组和PcDNA组(均P〈0.01),胰岛周围炎比例低于PcDNA组(P=0.02),胰岛内炎比例则低于PBS组(P〈0.01)和PcDNA组(P=0.006);(2)Pins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低于PBS组和PcD—NA组(均P〈0.01);(3)PIns组血清IL-4/IFN-γ比值显著高于PBS组(P=0.014)和PcDNA组(P=0.036);(4)PIns组脾细胞对人胰岛素增殖反应的刺激指数(SI)低于PcDNA组(P=0.021)。结论人胰岛素原DNA疫苗通过上调IL-4/IFN-γ比值,使免疫平衡向Th2偏移,致NOD鼠胰岛炎减轻,胰岛β细胞凋亡减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