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FCV),在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上检测褐藻酸性寡糖HSH971对纹状体(Str)、杏仁核(Amy)多巴胺(DA)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HSH971 5mg·kg·d~(-1),7d能明显提高PD大鼠损毁侧Str、Amy的DA释放量,而对其健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是一种非凝胶型,注有致孔剂,不含交换基团,有含空隙结构的“纯聚合物”。其平均孔径在30~100A,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再生处理方便,吸附速度快等特点,它的吸附作用与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在长达20多年的应用实践中,证实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和中药复方制剂去除杂质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水溶性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富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心肌功能和代谢及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氟烷、七氟醚(1.5MAC)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dp/dt)、左室压力下降速率(-dp/dt)和冠脉流量(CF)的影响,测定缺血前、缺血10min、缺血25min3个不同时间的心肌ATP含量、Ca2+-ATP酶活性,同时记录缺血间期左室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七氟醚显著增加正常离体心脏的CF,氟烷、七氟醚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和Ca2+-ATP酶活性,能够增加正常心肌的能量贮备。缺血10min时,二药能够减缓心肌ATP含量及Ca2+-ATP酶活性的下降,氟烷的作用比较明显。缺血间期,氟烷明显推迟缺血性挛缩的起始时间,降低挛缩幅度。结论: 氟烷的抗缺血损伤作用优于七氟醚,延缓缺血期心肌ATP含量及Ca2+-ATP酶活性的下降可能是氟烷抗缺血损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试验仪器和参比仪器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100例门诊患者尿液标本,分别在试验仪器和参比仪器上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分级后进行Kappa检验。结果试验仪器和参比仪器对尿液中11项生化指标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试验仪器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三六三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3岁以下患儿0.5 mg/次,2次/d;3岁以上1 mg/次,2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2岁患儿2.5 m L/次,2次/d;2~6岁2.5 m L/次,3次/d;6~12岁5 m L/次,2~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平喘时间、止咳时间、咳痰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症状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95.2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平喘时间、咳痰时间、止咳时间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3%、7.0%,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口服液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可显著缩短患儿平喘时间,止咳快且哮鸣音消失时间短,复发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西安市2006-2015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进行模型拟合和预测,为制订相应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描述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一般情况,应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 西安市城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较多,意外窒息、交通意外居死因前两位。应用GM(1,1)对未来3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预测,结果显示总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逐年下降;男童死亡率较为平稳;女童死亡率逐年下降;窒息死亡率上升,交通意外死亡率较为平稳。结论 未来3年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西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分析西安市2010-2013年的手足口病月发病规律。结果 西安市2010-2013年的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的总M值为0.534;手足口病发病平均高峰日为6月12日,流行高峰期为4月6日-8月19日。Rayleigh' test显示平均角存在(Z=21670.92,P<0.001);M值与r值相关性显示M值和r值呈高度正相关(r=1.000,P<0.001)。结论 西安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分布有较强的季节性分布特征,4-8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有关部门应在流行高峰期内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某小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暴发原因和流行特征,探讨暴发危险因素,以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和暴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该起疫情持续了86 d,共出现4次发病高峰和5~6代病例,学生罹患率9.13%(83/909),无教职工病例。病例的主要症状为腮腺肿胀、发热、头痛和咽痛等。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90.36%(75/83);五(2)班罹患率最高37.29%(22/59);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0~11岁,占49.40%(41/83)。学生罹患率与年龄呈高度正相关(rs=0.829,P<0.05)。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校外托管和有接触史是危险因素,饭前洗手和有接种史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缺乏专业校医和未进行应急接种是疫情暴发和平息缓慢的主要原因。建议相关部门对校外托管中心加强监督,做好疾病宣传教育工作,及时隔离病例,并实施2剂次疫苗接种策略;学校要配备专职校医,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西安市2008-2014年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西安市甲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度值方法分析甲肝发病的季节特征,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8-2014年西安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72例,年均发病率为1.00/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0.61/10万);2008-2014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8.13,P<0.001),2011-2014年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6.82,P=0.010)。各年份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中心城区(1.14/10万)及城乡结合区(1.19/10万)的年均发病率都明显高于郊县(0.7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且发病集中在东北方向。病例主要集中在20~69岁,占总病例数的71.68%;病例的发病高峰年龄有后移现象。男女性别比为1.60:1;病例以农民为主(30.24%),其次为离退人员(16.78%)、学生(10.50%)。西安市18月龄~6岁儿童甲肝疫苗调查接种率为89.84%。2009年报告甲肝暴发疫情1起。结论 西安市甲肝处于低流行状态,但近3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应加强疾病监测、加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药源性肺部疾病的致病药物及临床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因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药源性肺部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具有涉及的药物范围广、疾病的种类多、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方式差异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可导致药物性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水肿、肺栓塞、肺出血、肺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疾病的药物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提示药源性肺部疾病在其诊断、治疗、预后及其潜在的用药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因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药源性肺部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具有涉及的药物范围广、疾病的种类多、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方式差异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可导致药物性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水肿、肺栓塞、肺出血、肺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疾病的药物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提示药源性肺部疾病在其诊断、治疗、预后及其潜在的用药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