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44篇 |
免费 | 779篇 |
国内免费 | 5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儿科学 | 116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508篇 |
口腔科学 | 148篇 |
临床医学 | 1914篇 |
内科学 | 953篇 |
皮肤病学 | 87篇 |
神经病学 | 327篇 |
特种医学 | 6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933篇 |
综合类 | 3513篇 |
预防医学 | 1457篇 |
眼科学 | 66篇 |
药学 | 1457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233篇 |
肿瘤学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491篇 |
2020年 | 470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270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270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541篇 |
2012年 | 622篇 |
2011年 | 766篇 |
2010年 | 701篇 |
2009年 | 636篇 |
2008年 | 689篇 |
2007年 | 616篇 |
2006年 | 593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478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369篇 |
2000年 | 412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66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11篇 |
1965年 | 11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颈动脉手术围术期预测脑侧支循环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To prediet the pateney of the cirele of Willis and cerebral ischemia during earotid artery surgery (ligation, resection, revascularization) is of rtmost importance both for the surgeons and the patients. Many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as simple and accurate means of evaluation the adequacy of cullateral hemispheric blood flow to compensate for a potentially resectable earoted artery. including Matas test, DSA, intraoperative measurement of stump pressure or back pressure, pre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EEC monitoring, ocular plethysmograph (OPG),temporary balloon neelusion (TBO) alone or with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 venon-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erebral blood flow (Xe/CT CBF), and 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 (TCD). However, there is no single review and elin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reoperative TBO and SPECT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safety of ICA/CCA resection, which can be used rontinely to predict the patients‘tolerance for earotid artery sacrifiee sithout developing neurologie deficits. Supported by Research Fund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Grant No.96-1-340) and Sustentation Plan for Excellent Aeademic Leader of Shanghai Munieipality (Grant No.96XD14013). 相似文献
3.
高树全薛军张迎春崔大鹏范露露刘振显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3):215-218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0—2018-10接受治疗的90例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应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新辅助化疗。采用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统计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7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观察组9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EA、VEGF、CA242及CA724水平均下降,观察组的CEA、VEGF、CA242及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发现6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肠梗阻,3例吻合口出血;观察组共发现2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出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较好,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较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范彦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是新生儿在围生期由于缺氧及脑血流循环不足而造成的脑部损害[1],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与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由于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早期综合治疗与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方法[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例HIE患儿进行临床观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EF)由Shulman[1]1974年首先描述,是一种以筋膜纤维化及炎症浸润、皮肤水肿硬化、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少见病。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双手活动受限1 y,双前臂僵硬4 m"于2013年7月11日入院。患者1 y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能握紧及伸展不全,肢体活动可,未给予特殊治疗,症状无明显变化,于4 m前双前臂出现肌肉僵硬,触之发硬,腕关节活动受限。既往:2008年手部外伤史。未接触特殊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合并异体肌腱重建圆韧带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小儿DDH患者(56髋)行软组织松解、股骨上段截骨、Salter或Pemberton髂骨截骨及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圆韧带术治疗,测定并对比手术前后的AI、CE角等指标,采用Severin影像学及McKay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AI由术前36.2°~58.1°降低至11.4°~21.3°,CE角由术前-10°~-50°提高至1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4年。根据Severin X线评定标准:优30髋(53.6%),良21髋(37.5%),可5髋(8.9%)。根据McKay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29髋(51.8%),良20髋(35.7%),可4髋(7.1%),差3髋(5.4%)。结论联合术式结合异体肌腱重建圆韧带治疗DDH有利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但须强调联合化及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范爱珍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3,2(3):186-187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的体位设置、手术配合、人工气腹监测及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方法 对1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配合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122例,手术成功120例。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56min。皮下气肿16例,膈下感染1例,伤口感染5例,中转手术2例。结论 患体位设置、手术配合、人工气腹监测及调控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重要的护理内容,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流行情况和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及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200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纸片扩散法中的筛选试验和确认实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三年来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434株,产ESBLs菌株126株,总检出率29%,3年间检出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22.8%、24、6%、30.3%。对产ESBLs菌株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以及氨曲南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率为44.4%-100%。结论该地区头孢三代抗菌素使用量增大,导致产ESBLs菌株逐年上升,另外医院内感染、医院外传播问题值得注意。耐药性检测也应做为常规检测项目,准确掌握产ESBLs菌株流行趋势,以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肥胖、心衰等因素对桡动脉采血的影响.方法298例呼吸科患者,经桡动脉采血325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为:男、女性组,青、中、老年组,心衰、非心衰组,肥胖、非肥胖组.统计各组群经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比较各相应组群间采血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男性组成功率高于女性组;老年组成功率低于青年组;心衰组成功率低于非心衰组;上述各组群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成功率与非肥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心衰等因素均可影响桡动脉采血成功率,但肥胖因素并不影响桡动脉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