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能够诱导类似于在原发性帕金森病所观察到的临床、生化和病理的特征。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情绪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72只,随机分为 4 组。帕金森病模型组和磁刺激组采用背部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注射4次制备急性帕金森病模型,末次注射24 h后,对磁刺激组小鼠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强度为阈上20%,刺激5个序列,每个序列刺激25次,分别治疗1,3,7 d;假磁刺激组不暴露于磁场下;帕金森病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盐水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帕金森病模型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以评价其情绪障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室管膜下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
结果与结论: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各组内及各组间在不同时间点,小鼠的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后的小鼠OT%有较明显的下降。②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帕金森病模型组较盐水对照组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于第3天和第7天时明显增高,较假磁刺激组无统计学意义。②磁刺激组较假磁刺激组及帕金森病模型组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③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沿一定的路径逐渐往外迁移,第3天时有一部分迁移到胼胝体,到第7天时有一部分能迁移到大脑皮质。说明重复经颅磁刺激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鱼藤酮致大鼠多巴胺能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中前列腺凋亡反应蛋白(Par-4)表达变化,为帕金森病(PD)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方法 以1、5、10 μmol/L的鱼藤酮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6、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出Par-4表达改变明显的鱼藤酮浓度和作用时间,给予信号转导抑制剂,检测Par-4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1、5、10 μmol/L鱼藤酮干预后,PC12细胞出现同程度的受毒形态改变,6h后,10μmol/L组光密度比值显著升高(P=0.029?646);20μmol/L c 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抑制剂Ginestin预处理1h,光密度比值与单纯鱼藤酮作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31);24h后,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显著,1、5μmol/L 2组光密度值均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461, P=0.043?415)。 结论〓〖HTK〗 鱼藤酮可诱导PC12细胞Par-4凋亡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JNK通路参与其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建立PD小鼠模型.rTMS组鼠每天接受1 Hz、1 T 的rTMS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B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阳性(TH-ir)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B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值(CD)较NS组减少(P<0.01);rTMS组TH-ir和BDNF-ir、CD值较PD组和s-rTMS组增加(P<0.05);s-rTMS组与PD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与BDNF-ir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49,P<0.01),相应的CD值比较亦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rTMS对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污染供水系统引发感染性腹泻的调查研究,查明其暴发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对发病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生物样品(呕吐物、粪便),对污染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环境样品(蓄水池水、末梢水)。所有样品快速送实验室检测。根据病例临床表现,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所得数据,及时确定事件暴发原因进而提出控制措施。结果该次事件95例患者均为同一小区居民,且无共同进餐史。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为主。水样和呕吐物、便标本中检测出同型诺如病毒。结论这是一起诺如病毒污染供水系统引发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建议加强对供水管道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蔓长春花提取物(VMLE)对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80只,采用Zea-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成模大鼠共5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 10 g/(kg·d)]、VMLE高剂量组[10g/(kg·d)]、VMLE低剂量组[5 g/(kg·d)]和假手术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d,48 h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能力.结果 VMLE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并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均<0.05);尼莫地平组能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脑缺血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影响.结论 预防性应用VMLE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调节神经干细胞分化有效成分的蛋白质微阵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N-CM)中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因子,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调节NSCs分化的机制. 方法 将收集到的N-CM混匀后经超滤浓缩分为大于5kD和小于5kD两部分,用这两部分培养液分别培养NSCs,确定其中能促进NSCs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的部分并进行大鼠蛋白质微阵列检测. 结果 N-CM分子量大于5kD的部分可以促进NSCs分化为高比例神经元,并通过蛋白质微阵列检测,与单纯骨髓基质培养液相比,有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卜调了1.5倍,分别是CINC-3、CNTF、IFN-γ、IL-1α、MCP-1、TIMP-1和VEGF. 结论 BMSCs分泌的可溶性分子对NSCs分化为神经元有促进作用,其中某些分子最大于5KD的细胞因子可能存这一调节作用中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7.
背景:将骨髓基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分别单独移植于帕金森病模型鼠脑内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尚未见联合移植的报道.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与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与单纯神经千细胞移植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用Neurobasal+B27培养3~6代的骨髓基质细胞24 h后,收集并离心上清液.即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体外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后,行BrdU标记.55只大鼠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47只采用它体定向仪单侧黑质致密部和腹侧被盖区注射6-陉荩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32只造模成功,随机分为3组,选取右侧纹状体两个坐标点为移植点,单纯神经干细胞组每点注入神经千细胞悬液5 μL,联合组每点注入神经干细胞悬液+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5 μL,模型组不注入任何液体.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通过水迷宫试验对大鼠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蚩白的表达及移植区BrdU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移植后1~8周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大鼠旋转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移植后第4,8周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在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游泳距离百分比、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后2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第8周,各组大鼠6-羟基多巴胺注射侧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襄达基本缺失:单纯神经干细胞组、联合组移植区可见一定数量的BrdU阳性细胞表达.多数位于针道刚近.部分细胞沿胼胝体迁移.提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液与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和认知能力,与单纯神经千细胞纹状体移植的效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神经分化特性,有很多试验也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用于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目的:比较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腹腔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干细胞来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疗效。方法:实验以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SD大鼠脑梗死模型,造模24h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腹腔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果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脑梗死模型大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且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的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比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明显,移植后第7,14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梗死面积小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可能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EE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降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机制。 方法8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E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养3个月后,EE组和SE组小鼠分别随机分为MPT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20只。 MPTP组小鼠皮下注射MPTP(14 mg/kg每2 h一次,共4次),NS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7天取鼠脑采用RT-PCR方法观测黑质BDNF mR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黑质BDNF 免疫反应性的表达。 结果EE+NS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矫正光密度(COD)值均增加(P<0.01)。SE+MPTP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 BDNF mRNA表达下降(P<0.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下降(P<0.01)。EE+MPTP组与SE+MPTP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增加(P<0.01)。结论EE能增加SAMP8小鼠黑质区BDNF mRNA及BDNF-ir的阳性表达,降低MPTP对SAMP8小鼠黑质的损伤,对黑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帕金森病患者尿白蛋白、尿a1.微球蛋白,了解是否存在肾功能的损害。方法收集病史资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32例帕金森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的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进行检测;同时比较发病1~5年、6—10年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结果。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对照尿白蛋白分别为(483±437)μg,/h、(311±209)μg/h(P〈0.05);帕金森患者与健康对照的尿仅1.微球蛋白结果分别为(400±242)μg/h、(286±203)μg/h(P〈0.05);发病1-5年、6~10年帕金森患者尿白蛋白分别为(284±138)μg/h、(619±519)μg/h(P〈0.05);发病1-5年、6~10年帕金森患者尿α1-微球蛋白分别为(396±249)μg/h、(447±266)μg/h(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增高,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损害,并且损害程度可能与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