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4篇
  免费   1033篇
  国内免费   584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310篇
基础医学   1043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2899篇
内科学   1513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617篇
特种医学   7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59篇
综合类   6161篇
预防医学   2283篇
眼科学   294篇
药学   2109篇
  18篇
中国医学   2040篇
肿瘤学   56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1077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1016篇
  2009年   1217篇
  2008年   1041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987篇
  2004年   966篇
  2003年   809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637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322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了解黄浦区小学生每天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和影响因素,为探索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适宜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抽取4所小学作为干预学校,同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4所小学作为对照学校,对57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开展政策支持、环境改善、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为期8个月的干预.结果 四年级小学生1周平均每天进行MVPA时间男生为62.1(39.9~91.1)min,女生为60.7(45.4~87.6) min;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学生回答喜爱做运动(90.2%)、每天运动1h容易(80.7%)、家里有运动器材(82.3%)、有人一起参加活动(89.5%)、家人和朋友鼓励参加体育运动(84.0%)和父母业余时间都参加体育活动(55.6)的比例高于<60 min的学生(79.7%,62.5%,73.9%,81.3%,72.4%,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4,23.49,5.96,7.84,11.42,10.83,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高于干预前,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比例比干预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x2值分别为-5.17,6.72,P值均<0.05).结论 黄浦区四年级小学生每天进行MVPA的平均时间达到WHO推荐量,但处于临界值;学生的运动观念和家庭因素是增加体力活动时间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学校政策支持、学校和家庭运动环境营造和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连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深圳市5家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方面的建设。 结果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学科联盟,通过教学师资输出与师资培养在临床基地和实践基地间建立联系。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发展可借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2016年深圳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占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的42.66%。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数量863万,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深圳市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上多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即在业务上归属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上归属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管理。全科医学科在功能定位上侧重于全科教学,着重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门诊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带教场所,全科住院部适合收治多病共存、未分化疾病和教学患者,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典型患者的系统学习。 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有利于分级诊疗推进,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组织架构可采用双重管理,其功能定位为全科教学,其学科发展方向为多病共存患者照顾。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跑:跑是双脚交替接触地面的周期性运动,但跑有一个双脚都离开地面的腾空期。幼儿在 1 岁多开始学习跑步,最初是走跑结合的移动方式,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善,下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到 2.5岁,幼儿跑步的腾空阶段明显;到 6岁,早期跑步的特点基本消失。 着地方式:指的是人体在跑步着地阶段足部接触地面的方式,一般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足跟着地(fore foot strike),跟骨先接触地面;全足着地(mid foot strike),全脚掌着地,即足跟与前足同时接触地面;前足着地(rear foot strike):前足部首先接触地面。 背景:成年人跑步着地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幼儿跑步的着地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幼儿在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为幼儿正确的跑步着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幼儿74名,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XTA录像解析系统同步采集幼儿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运用Anybody 5.2仿真建模软件计算下肢肌肉力量指标。试验前向受试者父母详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 结果与结论:①3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高,足跟着地的比例最低,5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低,足跟着地的比例最高;前足着地者的蹬伸时间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P < 0.05);②着地时刻,踝屈曲角度足跟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全足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5);前足着地者髋内收-外展角度、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髋内-收外展的关节变化量及最大膝内收-外展角速度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踝屈伸最小值大于足跟着地者(P < 0.05),而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速度小于足跟着地者(P < 0.05);③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者的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的肌力大于前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下束、股外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下束、股内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中束肌力均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④结果提示:在3-6岁阶段,幼儿多采用足跟或全足着地模式进行奔跑,以满足自己在跑步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前足着地方式的跑步模式;前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髋关节和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运动中的稳定,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的小腿前侧和后侧的肌力,而前足着地动用更多的大腿前侧肌力。 ORCID: 0000-0002-8337-3931(赵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65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将对象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SVR、LVEDF、LVESV、cTnI、NT-porBN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ICU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最新研究显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调控肿瘤形成,血管通透性,血糖稳态,脂代谢,细胞分化,能量平衡,伤口愈合,炎症和氧化还原过程,并对血管生成有调节作用。本文就ANGPTL4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使ANGPTL4成为一种进行肿瘤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并为ANGPTL4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更多思路。总之,该综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ANGPTL4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永志 《医学文选》2006,25(3):523-525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SOM与咽鼓管功能不全、变态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SOM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则易导致鼓膜萎缩、鼓室硬化、慢性中耳炎、脂瘤胆、胆固醇肉芽肿等。下面对SOM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4岁。因反复出现双膝肿痛,左膝关节活动障碍3年入院。11年前确诊为血友病A。体检:贫血貌,双膝关节肿胀畸形,以左膝为著,有压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17 m in 25 s,“APTT”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降低。MR I检查:左膝关节囊滑膜增厚(图1),关节腔内见多发结节状T2W I高信号(图2)、T1W I低信号灶(图3),左股骨、胫异常信号灶,左股骨下段近骨骺处骨小梁不连续,关节囊未见明显液体聚积。MR I诊断:左膝关节血友病性关节病。讨论: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第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第…  相似文献   
10.
经腹膜后隙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32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隙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32名供者中,男性15名,女性17名。29例取左肾,3例取右肾。供者全身麻醉,取侧卧位,共选3个穿刺点,第1个穿刺点选在12肋缘下2cm与骶棘肌外侧缘1cm交叉点,第2个穿刺点选在第1个穿刺点向前8~10cm,或肋缘下2cm与腋前线交叉点,第3个穿刺点位于髂棘上2cm与腋中线交叉点,分别插入12mm、10mm和5mm的Trocar。以自制水囊扩张器扩张腹膜后隙,游离供肾和输尿管,前6例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切断肾动脉和静脉,后26例用带锁的塑料夹夹闭切断肾动脉和静脉,在第1个穿刺点向下的延长切口将肾取出。结果 32只供肾切取顺利,手术耗时60~180min,出血量20~200ml,供肾热缺血时间3~8min,冷缺血时间25~50min。3只肾静脉较短,分别为1cm、1.5cm和2cm,另有1只供肾动脉内膜损伤。移植术后第1d,受者的尿量为2800-10 100ml,无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结论 经腹膜后隙途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是安全、可行的,对供者创伤小,所获供肾的质量较好,但要求有熟练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