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的改变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增高等方面的变化。检测这些相关物质,对评估肝功能、判断病程、预防甲状腺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对2种不同唐氏产前诊断方案的需求,并对这2种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孕20+6周前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单胎高龄孕妇4104例,由孕妇自主选择先行无创胎儿DNA检测(NIPT),NIPT高风险再行羊膜腔穿刺(方案1)或直接羊膜腔穿刺(方案2)。比较孕妇对2种方案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种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选择方案1的比率明显高于方案2[51.34%(2107/4104)vs 7.65%(314/4104),χ~2=1883.43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传统唐氏筛查结果和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是影响孕妇选择的因素。与方案2相比,方案1可以节省67.21%的总费用。结论:高龄孕妇对NIPT有巨大的需求,且高龄孕妇采用NIPT筛查阳性后再行羊膜腔穿刺术可节省医疗费用,建议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将NIPT用于高龄孕妇的一线筛查,尤其是适用于年龄较轻、传统唐氏筛查非高风险、NT正常的高龄孕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妇幼医院无乳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妇幼医院临床患者各类临床标本作无乳链球菌培养,经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的菌株171株。结果171株无乳链球菌株中血培养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脐带分泌物,临床分布以新生儿病区最高,其次为产科病区。药敏结果显示171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0.8%和55.6%。结论为防止无乳链球菌感染和新耐药菌株的出现,临床应重视对无乳链球菌的培养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早孕期筛查结果为唐氏综合征(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与低风险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其妊娠结局。 方法选择2017年1至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早孕期筛查,并获得明确妊娠结局的14 598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随访,分别采取查询本院产前诊断中心、深圳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或电话随访受试者本人的方式完成,对其随访截止时间设定为活产儿1岁,或胎儿自然流产/死胎发生时。其中,接受早孕期血清学筛查孕妇为6 825例,接受早孕期血清学联合胎儿超声颈项透明层(NT)筛查为7 773例;早孕期筛查结果为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的孕妇分别为1 082例、1 903例及11 613例;高龄(预产年龄≥35岁)孕妇为2 223例(15.23%,2 223/14 598)。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所有孕妇早孕期筛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果及其妊娠结局。对于预产年龄<35岁与≥35岁孕妇的胎儿DS、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率(SPR)比较,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高龄孕妇的胎儿DS与18-三体综合征SPR分别为22.22%(494/2 223)与1.30%(29/2 223),均显著高于预产年龄<35岁孕妇的4.00%(495/12 375)与0.52%(649/12 37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0.737、18.456,P<0.001)。②本研究14 598例孕妇中,经产前诊断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为49例,经新生儿外周血核型分析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为2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35%(51/14 598)。51例异常染色体胎儿中,26例为DS胎儿。其中,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高风险为22例,临界风险及低风险为4例,DS胎儿检出率为84.62%(22/26),胎儿DS发生率为0.18%(26/14 598);胎儿18-三体综合征为3例,早孕期筛查结果均为胎儿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胎儿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为100.00%(3/3);胎儿性染色体异常为15例,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率为0.10%(15/14 598);2例为13-三体综合征胎儿,5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③早孕期筛查结果为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孕妇中,确诊胎儿为染色体异常者分别为31例、7例及1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87%(31/1 082)、0.37%(7/1 903)及0.11%(13/11 613)。在胎儿DS或18-三体综合征临界风险和低风险孕妇中,确诊胎儿为DS或18-三体综合征者共计20例,其中19例经产前诊断确诊,包括17例无创产前检测(NIPT)结果显示异常、1例孕妇为高龄及1例为胎儿NT增厚;1例为产后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④排除51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之外,其余14 547例孕妇中,早孕期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因胎儿超声结构异常而终止妊娠、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32%(98/1 051),临界风险孕妇为5.17%(98/1 896),低风险孕妇为4.19%(486/11 60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89,P<0.001)。 结论早孕期筛查对DS和18-三体综合征胎儿具有较高检出率,但是不能检出所有的染色体异常胎儿。在早孕期筛查结果为临界风险、低风险孕妇中,其胎儿仍然存在染色体异常可能,对此类孕妇进一步进行NIPT,有助于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早孕期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孕妇,除胎儿染色体异常率高外,因胎儿超声结构异常而终止妊娠、自然流产/死胎、早产、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出现神经学表现者较为罕见,容易误诊。某院收治1例以"右侧腹股沟包块渐进性增大10 d,四肢麻木无力2 d"入院的45岁男性,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对称性瘫痪、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特征,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经病理检查、既往猫抓咬史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汉塞巴尔通体,最终确诊猫抓病。本文就该例猫抓病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进行报告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猫抓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医院新生儿病房分离的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使用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2007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病房患儿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产ESBLs菌135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83株,占61.5%,大肠埃希菌40株,占29.6%,奇异变形菌9株,占6.7%,阴沟肠杆菌3株,占2.2%;产ESBLs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2.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4.5%和12.5%;未出现奇异变形菌、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株。结论新生儿病房检出产ESBLs细菌以肺炎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ESBLs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产期女性生殖道B群链球菌感染(guoupBstreptococcus,GBS)与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PROM)的关系及预防策略。方法随机选择186例孕妇,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法检测分离围产期女性阴道分泌物中GBS。结果18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GBS58例,占31.2%,GBS( )组与GBS(-)组比较PROM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围产期女性生殖道GBS的感染与PROM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对产前携带GBS者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早行抗生素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真菌血症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真菌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年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的33例真菌血症的病原学和临床资料。结果33例真菌血症均为医院获得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0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结论假丝酵母菌属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真菌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也占较大比例;真菌血症与早产、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静脉导管、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有关。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氟康唑是治疗假丝酵母菌属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幼医院无乳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药敏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妇幼医院临床患者各类临床标本作无乳链球菌培养,经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的菌株171株。结果171株无乳链球菌株中血培养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脐带分泌物,临床分布以新生儿病区最高,其次为产科病区。药敏结果显示171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或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70.8%和55.6%。结论为防止无乳链球菌感染和新耐药菌株的出现,临床应重视对无乳链球菌的培养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