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常规的动态变化,分析聚乙二醇化人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的药物疗效和作用时间。方法:在65例需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首次及后续化疗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注射PEG?rhG?CSF,并动态监测患者血常规数值。结果:患者首次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最低点出现在第10天左右,经治疗性使用PEG?rhG?CSF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3~5 d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同时在后续化疗过程中预防性注射PEG?rhG?CSF可显著降低Ⅲ/Ⅳ骨髓抑制发生率。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第10天骨髓抑制最明显,因而在化疗后第10天检测血常规较为合理。同时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可以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仍可以使用,大多数患者在3~5 d内骨髓抑制即可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培养乳腺癌抗原负载的人单核细胞来源DC,应用不同刺激因子使其表面CCR7表达上调,在体外观察其迁移能力。方法:用rhGM-CSF和rhIL-4诱导MoDCs,并负载乳腺癌抗原后,分别与PGE2、LTC4或Bryo-1共培养,检测其表型及其功能变化。结果:PGE2、LTC4和Bryo-1在体外不影响Mo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体特异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MoDCs相比,PGE2和LTC4作用MoDCs后CD86表达增高,可以上调CCR7 mRBA和蛋白表达(P〈0.05)。PGE2可以使MoDCs对其配体CCL19和CCL21反应性增强(P〈0.05),而LTC4仅能使MoDCs对CCL19反应性增强。Bryo-1虽然可以促进MoDCs成熟,使其CCR7 mRNA表达增强,但在CCR7蛋白表达、迁移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以PGE2和LTC4作用MoDCs后可以通过上调其CCR7表达,促进其迁移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初步探索了采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20例女性乳腺癌组织样本,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时双侧受累1例,单侧受累11例.肿瘤平均直径4.9 cm.11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瘤.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与6例粗针穿刺明确诊断的非手术患者均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多选用基于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的化疗方案,非生发中心源性CD20+淋巴瘤患者加用利妥昔单抗.结论 粗针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手术有助于诊断,但治疗意义尚不肯定.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乳腺病科收治的31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的一般资料、病理结果、分子分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年龄(55±13)岁,肿块大小(24±11)mm。根据病理结果分为Luminal A型81例,Luminal B(HER-2-)型89例,Luminal B(HER-2+)型56例,HER-2过表达型51例,三阴型39例。各分子分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为Luminal A型25.93%(21/81),Luminal B(HER-2-)型44.94%(40/89),Luminal B(HER-2+)型35.71%(20/56),HER-2过表达型45.10%(23/51),三阴型20.51%(8/39)。Luminal B(HER-2-)型组和HER-2过表达型组腋窝淋巴结阳性率高于Luminal A型组和三阴型组(P0.05)。结论 Luminal B(HER-2-)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前需仔细评估腋窝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体外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耐三苯氧胺(TAM)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药物处理对耐TAM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R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后MCF-7/R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CF-7/R不同处理后各组Phospho-P44/42MAPK(ERK1/2)及P44/42MAPK(ERK1/2)表达的差异.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MCF-7/R的联合用药组抑制率(45.99±6.06)%和单药组抑制率(40.20±5.54)%分别与TAM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TAM对照组比较,MCF-7/R的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G1期峰前出现显著的凋亡峰,且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20.03%)与单药组的凋亡率(11.06%)与TAM对照组(2.15%)比较作用显著;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经灰度分析显示,药物作用12 h后Phospho-P44/42MAPK(ERK1/2)蛋白在联合用药组的表达(0.3153±0.0179)和单药组的表达(0.5362±0.0030)分别与TAM对照组(0.9752±0.0034)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耳清膏具有体外逆转MCF-7/R细胞对TAM的耐药作用,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通路磷酸化蛋白ERK1/2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槐耳清膏是一种有意义的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42例原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通过免疫组化分为3组:ERBB2+,HR +/ERBB -和三阴性乳腺癌. 结果 183例为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肿块直径超过2 cm的比例和组织学分级三级发生率比ERBB2+和HR+/ERBB2-患者高(P<0.01).而ERBB2+患者的P53阳性率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HR +/ERBB2 -患者高(P<0.01).HR +/ERBB2 -患者与ERBB2+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骨转移比例更高(P=0.006).3组患者间内脏远处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3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9),ERBB2+患者最低,为80.3%.结论 本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块直径超过2 cm比例较高,组织学分级三级发生率较高,但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ERBB2+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容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穿刺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117例患者,在进行NAC前均行常规3.0 T乳腺MRI检查,化疗后手术病理采用Miller-Payne分级系统评价化疗反应,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nPC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1例(PCR者5例),三阴性型26例(PCR者6例)。采用Firevoxel软件生成ADC直方图,记录多个ADC直方图参数,包括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mean)、ADC最大值(ADCmax)、偏度系数、峰度系数,利用SPSS 24.0计算出ADC第10百分位数(ADC10%)、ADC第50百分位数(ADC50%)、ADC第90百分位数(ADC90%)。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比较PCR组和nPCR组各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ADC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HER2过表达型在PCR组与nPCR组患者间,峰度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截断点为1.861,其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68.7%。PCR组和nPCR组三阴性型患者间,ADCmean及ADC5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和0.013),ADCmean及ADC50%在三阴性型中预测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842。当ADCmean取1.030×10-3 mm2/s、ADC50%取0.976×10-3 mm2/s作为截断点,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5.0%、80.0%,特异度均为83.3%。结论 峰度系数对预测HER2过表达型患者NAC后PCR具有一定的价值,ADC50%对预测三阴性乳腺癌NAC后PCR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颈动脉体瘤5例,其中4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无1例死亡。诊治体会:(1)颈动脉三角区搏动性肿块,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移动,应考虑本病可能;(2)动脉影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3)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4)术前颈动脉压迫是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关键;(5)颈动脉是否切除可根据术中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WS-模拟人体频谱治疗仪(简称WS仪)照射大鼠背部超长随意型皮瓣,连续8天,每天2次,每次30min。结果表明:照射组皮瓣术后第9天存活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99)mTc清除率、皮瓣透明标本观察及皮瓣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说明WS仪作用于皮瓣后可使血循环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皮瓣组织自由基生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