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一秒还饱着,下一秒快饿晕了
近来在门诊接连碰到好几个这样的病人:年龄在35~45岁之间,虎背熊腰的,看起来都很壮实。然而,他们却说自己有时候很“虚弱”,主要是不耐饥,表现为前一刻还饱着,下一秒突然就饿得四肢无力、一身冷汗,简直快要晕过去一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1)在棕榈酸酯(PA)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CAV1的HepG2细胞株,以空载体病毒转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每组细胞分别加入10%脱脂BSA和0.3mMPA处理24 h后,用油红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脂质沉积,GPO-PAP酶法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qPCR检测PGC1α,sirt3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PA处理可以显著增加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CAV1可以显著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P<0.05),显著上调PGC1α,sirt3的mRNA表达水平(P<0.05)。 结论CAV1可能通过上调PGC1α-sirt3通路抑制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 了解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代谢异常患病现状及近五年来的变化,为制定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广州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766人)进行代谢异常患病状况(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的调查,并与2002年在该社区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社区60岁以上人群2007年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60.4%(标化率60.4%),18.4%(标化率18.4%),75.1%(标化率75.1%),2002年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3.2%(标化率49.6%),20.0%(标化率20.0%),76.0%(标化率76.1%),其中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状况严峻,与2002年比较,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CDC)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对CDC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某市级CDC 2019年上报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数据,对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学历和职称评估CDC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结果年龄方面,≤35岁者占18.94%,>35~45岁者占53.79%;学历方面,博士占3.03%,硕士占17.42%,本科占46.97%;职称方面,高级职称者占30.30%,中级职称者占40.91%。人力综合素质得分为9.44分,得分最高的是博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专学历者得分最低。结论该CDC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但年龄结构失衡,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会影响CDC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中村"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近10年来的变化。 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2013年广州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975人)进行代谢异常患病情况(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并与2002年该人群(639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该人群2002年肥胖的患病率为14.7%,标化率为12.2%,2013年为15.3%,标化率为13.1%。2002年该人群MS患病率为32.2%,标化率为30.6%。2013年该人群MS的患病率为32.1%,标化率为31.1%,其中女性MS患病率34.1%,高于男性(27.5%)。女性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腰围、收缩压、FBG、TG和低HDL-C是MS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状况严峻,与10年前对比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亚硒酸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和细胞内环核苷酸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对静息的和肾上腺素刺激的cAMP累积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使cGMP累积显著减少,cAMP/cGMP比值升高,提示亚硒酸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cGMP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自制循环式降温机主要用水泵将冷水输送到特制的“冰帽”式双侧“腋盒”与双侧“腹股沟盒”内,利用温度传热原理,达到降温的目的。该机降温冷容量大,作用持久而恒定,工作时间长,不需更换冰源,降温效果可靠,降温程度及速度可人为控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一经开机,可按程序设计自选工作。无需专人照管,不需更换冰源,不会污染床单位,不用翻动病人,不影响治疗,减轻护理人员繁琐的工作负担,解决了传统物理降温法的不足。经济适用,降温效果优良,患者感觉舒适,易于接受,为高热病人尤其是不明病因的高热病人,中、晚期肿瘤病人持续性高热时或顽固性高热病人解决了药物难以解决的疾苦,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