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神舒肝针刺法对郁证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1-03/2002—09在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部病房及门诊就诊的郁证患者72例。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40例,对照组32例。对治疗方法选择均获患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①针刺组治则为调神疏肝,针刺穴位:内关、人中、三阴交、百会、印堂、太冲。内关: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人中:雀啄手法,致眼球湿润为度。百会: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印堂: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三阴交:施捻转提插补法。太冲:捻转提插泻法。②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肝腧、期门、阳陵泉、神门、问使。根据辩证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患者就诊时和治疗1个月后填写抑郁自评量表(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1~4分表示很少有到绝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但项目2,5,6,11,12,14,16,17,18,20为反评题,按4~1计分。测试时间范围为最近1周。20个项目评分相加得总分,超过41分为阳性)、Zung焦虑自评量表(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1~4分表示很少有到绝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但项目5,9,13,17,19为反评题,按4~1计分。测试时间范围为最近1周。20个项目评分相加得总分,总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即得标准分,标准分超过50分为阳性)来客观评估抑郁、焦虑状态及严重程度:抑郁严重指数:总分/80;焦虑严重指数=标准分/80。结果:7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总分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33.40&;#177;7.71,52.70&;#177;6.80,39.58&;#177;8.50(t=7.91,7.61,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严重指数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0.40&;#177;0.07,0.66&;#177;0.09,0.48&;#177;0.10(t=7.32,7.14,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标准分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27.96&;#177;8.35,47.21&;#177;5.73,36.00&;#177;4.54(t=7.82,7.56,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严重指数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0.34&;#177;0.09,0.59&;#177;0.07,045&;#177;0.05(t=7.26,7.09,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郁证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而调神舒肝针刺疗法从郁证的病因入手.干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法针刺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以调神止痛法针刺治疗枕神经痛30例,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对疼痛指数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脑梗死发生后脑动脉血管平滑肌中与血管收缩相关的PKC通路中关键蛋白CaP、CaD的表达变化及针刺干预效应,研究针刺对脑梗死大鼠脑血管平滑肌CaP、CaD变化的动态调节规律。方法:以线栓法复制脑梗死大鼠模型,以脑表面血管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血管平滑肌CaP、CaD的变化规律和电针干预效应。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CAO后各时相CaD、CaP表达量下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组CaD、CaP表达量均上调,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针刺干预可显著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表面血管CaD、CaP表达下调趋势,使其维持在正常值左右,这对于缓解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痉挛,保证缺血区血液供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励精图治, 成就辉煌——针灸学科5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前列,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是否对学科发展战略具有理性的思维将决定着事业的未来。半个世纪的求索,几多风雨,针灸学科历经几代人的艰辛和努力,以石学敏院士为杰出代表的针灸学科团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科发展思想,使针灸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5.
消化系统针灸病谱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查阅1978-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种及每个疾病文献报道的频次,通过分析归纳,初步从文献角度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病谱,为临床选用针灸治疗病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结果:16月龄雌性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FSH和LH升高。经调神益肾针法干预后,血清E2水平升高,FSH和LH水平下降,三者重新达到稳态。结论:有效地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可能是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针刺和中药汤剂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资料,指出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上强调采取统一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和临床研究相结合,以便于客观地证明针刺、中药汤剂对丛集性头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Abducent paralysis is a kind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of the cranial nerve, manifested mainly by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inward strabismus, limited abduction of the eyeball and double vision. It is believed in modern medicine that this disease can be caused by pathological change of the pons, basicranial metastatic carcinoma, elevat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also by inflammation in the head and face, rupture of local small blood vessels or traumatic injury. Now, Prof. WU Lian-zhong'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bducent paralysis i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相似文献   
9.
隔蒜灸配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在头的一侧,经常局限于眼后方,发作时呈爆炸样疼痛、锐痛,且在临床较难治愈的一种头痛.我们采用隔蒜灸配合针刺治疗丛集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期临床治疗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的风湿病,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占第3位~([1]).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抗抑郁药、非阿片类和阿片类止痛药物为主,其中阿米替林在美国疼痛学会发布FS治疗指南中,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有效药物.针灸研究显示:针灸治疗本病临床报道频次较高~([2]).针刺可促进人体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干预或拮抗痛觉的传入,提高痛阈,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