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规范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暴力行为1-3级的168例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组针对每个患者按照《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师负责指导用药,每年专科医师对每名患者进行2次面对面复诊,每月1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年的规范治疗,168名居家精神分裂症1级暴力行为者8/168例;2级暴力行为者0/168例;3级以上暴力行为者0/168例,92%的患者5年中没有再住院、18%的患者重新再就业、77%的患者能够正常料理家务,病情稳定达0级者占治疗人数的95%。结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后,有效降低了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病史摘要:包××,女,44岁,已婚。院号27—104018,入院前三周因丈夫患血小板减少症担忧而起病。初表现入睡困难,焦虑不安。逐渐开始忧愁,整天闷闷不乐,工作时呆坐不语,能力下降,认为同事们都在注意她,怀疑她拿了别人的钱,领导要开除她等等。为此情绪更加低落,常叹息自语:“我犯错误了”,“拖累家人了”,“还是死了好”。并要求丈夫与她一同去死。入院 相似文献
3.
朱韶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1)
感应性精神病的报道国内较少,兹将我院1980年4月收治的夫妇二人具有血缘性夸大妄想感应的一组感应性精神病报告如下。 家庭状况:核心型家庭,夫妇二人及三子。原发者(即感应者)是妻子,40岁,家务,小学文化,19岁时从河北投亲到长春市,与现夫同居近一年后才办理结婚手续。继发者(即被感应者)乃丈夫,47岁,山东人,无文化,21岁时流浪到长春,后在砖厂工作,1962年转蛟河煤矿,多次变换工种。共育三子。家庭生活困难,夫妇感情好,不喜与外界接触。原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通过对四平市178例有暴力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中进行五年的管理干预,探讨在社区中开展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社区中成立防治管理小组,建立防治管理制度,进行有关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科普知识讲座;社区专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危险性评估、确定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指导个案管理员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采用每月一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有暴力倾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五年的社区管理干预,干预前与干预后危险性评估等级与次数相对比:5级(22/0人次例),4级(71/3人次),3级(84/7人次例),2级(426/26人次),1级(652/40人次),0级(0/136人)。SDSS量表测查发现社会功能缺陷者明显下降,管理干预前与管理干预后的严重功能缺陷129/20人、轻度功能缺陷49/112人、社会功能无缺陷增到0/46人。结论通过社区防治管理小组对其进行监管治疗、追踪随访和康复指导是减少暴力行为,降低肇事肇祸率,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传递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Intronic,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Intronic VNTR)位点和启动子区VNTR位点(5—HTTLPR)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传递不平衡分析方法对来自上海、西安和吉林的总计314个精神分裂症简单核心家庭进行分析。结果 三地单独及合并样本的传递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多态位点由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上Intronic VNTR和5—HTTLPR多态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社区监管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由政府出资,卫生部门组织,社区个案管理员、民警、社区医疗站、精神科医护人员及家属组成"精防队伍"共同参与对患者进行社区防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0例有肇事肇祸倾向的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中建立个案管理制度,进行一年的监管治疗,采用每月一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分.结果 150例患者经过一年的监管治疗,暴力分级和次数与监管治疗前比较,危险性评估暴力5级由20人次降至0人次,暴力4级由68人次降至2人次;暴力3级由66人次降至4人次,暴力2级由258人次降至12人次,暴力1级由432人次降至24人次,暴力消失者由0人次增至72人次;SDSS量表测查严重社会功能缺陷由监管治疗前的101例降至12例,轻度功能缺陷由19例增至36例,社会功能无缺陷由0例增至72例.结论 在社区中建立个案管理制度,通过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监管治疗、追踪随访和康复指导,是降低肇事肇祸率、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开展胰岛素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发生2例胰岛素稽延性昏迷,虽经鼻饲和静脉予以大量糖类但苏醒不好或昏迷继续加深,后来采取椎管给糖促进苏醒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学习困难与社会心理因素——全国14个省市1576例儿童学习困难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全国14个省市协作研究“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采用统一工具,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样本来自学习困难专科咨询门诊3084名儿童,对照组来自各校学习成绩优良的2200名儿童。研究结果表明,专科咨询门诊中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为51.1%,学习困难儿童有精神卫生问题者占87.8%。儿童学习困难与家庭环境不佳,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提示注意改善环境,改变教育方法,提高父母的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导致疾病复发、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男女各一个疗区全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343例进行调查。结果:2次或2次以上住院患者186例,占调查总数的54.2%,其中男84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45.1%,女102例,占2次以上住院人数的54.9%。复发再住院相关因素有:家庭经济状况不佳10例(5.38%),正在求职求学13例(6.98%),家属认识不足58例(31.18%),因治病欠债10例(5.38%),病后婚变8例(4.30%),自身素质差15例(8.06%)等诸多因素。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再住院的主要原因分三大类,首次治疗不彻底、病后精神负担过重、巩固治疗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规范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暴力行为1~3级的168例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治疗组针对每个患者按照《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要求,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医师负责指导用药,每年专科医师对每名患者进行2次面对面复诊,每月1次的暴力分级和暴力次数统计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年的规范治疗,168名居家精神分裂症1级暴力行为者8/168例;2级暴力行为者0/168例;3级以上暴力行为者0/168例,92%的患者5年中没有再住院、18%的患者重新再就业、77%的患者能够正常料理家务,病情稳定达0级者占治疗人数的95%。结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后,有效降低了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