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73篇 |
预防医学 | 2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4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均为呼吸道传染病,若二者合并感染,不但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且会使死亡率升高,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人群风险更大,同时还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因此,在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背景下,加强对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流感防控现状和长期目标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流感防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2个方面概述目前中国流感疾病负担、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流感防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法对浙江省宁波市30家各级医疗机构1 21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流行性感冒(流感)和流感疫苗知识、2010—2012流感疫苗接种率、2012—2013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及不考虑接种的原因等信息。结果2010—2012年2个流行季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2.37%;38.39%的医务人员表示会在2012年流感高峰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如果疫苗免费接种则有62.13%的医务人员考虑接种;不考虑接种的因素包括"疫苗效果有限"(66.76%)、"担心疫苗副作用"(55.52%)、"身体好没必要接种"(54.15%)、"每年接种太麻烦"(43.20%)和"疫苗不免费"(35.30%)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认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知晓医务人员是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知晓流感疫苗可以用医保支付、流感疫苗知识掌握好、二级医疗机构、在医技/护士/医生岗位可提高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而知晓流感疫苗每年接种1次、三级医疗机构、在感染/传染和其他科室可降低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结论宁波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不考虑接种的主要原因是对流感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信心、对流感危害认识不足以及疫苗不免费。 相似文献
3.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反复心悸、晕厥"就诊,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导管消融后形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再次出现心悸,拟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但体表心电图筛查不通过,改植入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因此,导管消融可能导致QRS-T波形态改变,从而影响S-ICD体表心电图筛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机采血小板因输注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故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临床输注过程中,如护士不按正常操作规程输注,不但会影响其治疗效果,还可能会造成输注失败,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疔。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例护士采用同一输血器输注药品后未经生理盐水冲洗,立即输注机采血小板造成管道内凝血、阻塞而输注失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流行病学1 1 传染源 现有资料表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处于症状明显期患者的传染性较强,特别是病情严重或是临床症状迅速恶化的病人,通常在发病的第二周,被认为最具传播力。尚无证据表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但极少数病人前驱期具有传染性。目前在已治愈出院的病人中,未发现具有传染性。传播力变异较大,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超级传播现象,即一位患者感染了许多人。具有肝脏、肾脏、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年老体弱病人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造成超级传播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与是否及时鉴别与隔离感染者有关,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改进棘球蚴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19.0和Epi info3.5软件,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2011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累计报告病例8 939例,累计患病率818.7/10万,其中牧民占88.9%(7 949/8 939);全州18个县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分布乡镇占总乡镇的66.8%(217/325),以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为主,石渠、色达2个牧业县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3%(7 535/8 939);最小年龄1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41岁,20-60年龄组占84.3%(7 534/8 939);男女性别比为1∶1.19,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2011年儿童血清学阳性率3.0%(126/4 231)及牲畜内脏棘球蚴病阳性率11.1%(496/4 465)较2007年4.2%(395/9 413)、13.9%(906/6 496)均有所下降(P<0.01),2011年犬粪抗原阳性率21.9%(3 532/16 099)与2007年阳性率21.8%(826/3 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省甘孜州的棘球蚴病流行依然严重,须进一步加大综合防控力度,以减轻和遏制棘球蚴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STD/AIDS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患病及相关知识现状,为提高妇女相关知识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一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行政村的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STD患病率为2.71%,确认l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患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6.9%~96.9%,并发现妇女的年龄、本人和丈夫的文化程度、丈夫职业、经济收入以及是否患有STD/AIDS,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STD/AIDS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干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