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7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3次/d,连用4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血浆MTL水平下降或SS上升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明显提高Hp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L的分泌或释放,促进SS的分泌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芯片中存活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选择。肾癌存档蜡块54例及2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肾癌组织中的存活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x^2=23.30,P〈0.01)。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肿瘤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高,存活素的表达强度越强(P〈0.05)。54例中随访3年以上41例,其中存活25例,因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16例。生存组肾癌组织中存活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9.07,P〈0.01)。结论存活素与’肾癌的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关系密切。存活素的过度表达提示肿瘤容易发生增殖、浸润及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与B型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依赖性激酶的激酶(BRAF)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疑似恶性病变并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3例,术前均行FNAC及BRAF基因突变检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价值。结果 FNAC单独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93.4%,漏诊率为26.2%,误诊率为6.6%,阳性预测值为88.6%,阴性预测值为85.4%,诊断符合率为83.8%;联合BRAF基因突变后,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98.4%,漏诊率为9.5%,误诊率为1.6%,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3.8%,诊断符合率为93.8%。结论 FNAC与BRAF基因突变联合检测鉴别甲状腺疾病良恶性结果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60例胃癌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Ki67和TOPOⅡα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大部分位于细胞核内,阳性表达率为78.13%;TOPOⅡα大部分为细胞核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3.13%。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均与胃癌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i67和TOPOⅡ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r=0.52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阳性率较高,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外周血样本,采用PCR扩增TSH受体基因第8号外显子和BRAF V600E基因,并进行测序,统计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和BRAF V600E突变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AJCC分期)患者之间突变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种突变分别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甲状腺结节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的80例,其中53例(66.25%)患者发生TSH受体基因突变,59例(73.75%)患者发生BRAF V600E突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甲状腺被膜外侵犯、多发病灶、AJCC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转移、甲状腺被膜外侵犯、多发病灶、AJCC分期均与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有关(P<0.05).结论 TSH受体基因突变检测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伴随甲状腺被膜外侵犯,TSH受体基因和BRAF V600E的突变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高分辨率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组织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例均表达HMB-45、SMA、actin、MMP-2、desmin,2例表达PR、ER。经随访,有2例死亡。结论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并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考虑到PLAM的可能,最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PLAM在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HMB-45阳性具特异性,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