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女,53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胸12~腰1水平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Ⅲ级,胫前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Ⅳ级;耻骨联合水平以下及双下肢内侧浅感觉障碍,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踝反射亢进。术前胸腰椎增强MRI示胸8水平硬膜下占位病变,局部沿左椎间孔蔓延,脊髓受压;胸12~腰1椎体平面髓内囊性占位(图1)。经科室讨论决定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管骨架、水通道蛋白4(AQP4)和K+通道4.1(Kir4.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9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n=30)和损伤组(n=60),损伤组设6 h、1 d、3d、5 d、7 d,每个亚组12只大鼠。用Allen打击法制备T10打击损伤模型。损伤后各时间点各组行脊髓含水量检测、脊髓HE染色,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行微管蛋白、AQP4和Kir4.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急性损伤后三组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损伤组各时间点脊髓含水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5 d时最高。HE染色显示,损伤后6 h,灰质主要以出血为主;损伤后1 d,灰质出血严重,神经元肿胀加重;损伤后3 d,灰质坏死面积加大,水肿现象明显;损伤后5 d、7 d,灰质坏死更加明显,水肿现象更加严重。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AQP4在灰质表达逐渐增高,且5 d表达为高峰,微管蛋白和Kir4.1表达趋势基本相同,为损伤后表达逐渐下降,5 d表达最低。结论脊髓损伤后微管蛋白表达与Kir4.1表达趋势相似,与AQP4表达趋势相反,可能共同参与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激调控中的作用,并探讨抗氧化疗法在减轻SCI症状中的潜力,旨在对深入理解SCI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CI)通常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并影响终生,但目前缺乏有效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轴突生长、调节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方式修复SCI,或可能成为SCI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海鸿  王宝宏  赵国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52-1753,1756
[目的]观察新生鼠窒息后不同时间段脑组织NF-κB动态变化,以探讨NF-κB信号途径在新生鼠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出生7d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窒息组(B组);制备新生鼠窒息模型,并于窒息后1、3、5和7d取脑组织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窒息新生鼠脑组织NF-κB p65活性表达水平。[结果]窒息组各组脑组织NF-κB的表达均较A组显著增强(P﹤0.05),以5d时升高最明显,并伴有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现象。[结论]NF-κB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机制介导窒息后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脊柱结核与肿瘤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脊柱结核与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难以确定诊断的脊柱肿瘤或脊柱结核患者23例,其中证实为脊柱结核的9例,证实为脊柱肿瘤者14例;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检查,总结非典型脊柱结核特点及与脊柱肿瘤的鉴别点。结果 9例非典型脊柱结核患者中2例x线片无变化,而MRI检查提示椎间隙及相邻椎体T2像高信号者,给予抗结核治疗痊愈;其余7例均行手术或病理确诊,经手术、抗结核治疗痊愈;其中不全瘫痪2例手术减压,病灶清除,术后抗结核治疗,瘫痪恢复。14例脊柱肿瘤中,有转移瘤5例,原发瘤9例,其中不全瘫痪3例,减压后好转。结论 非典型脊柱结核具有病史长,结核中毒症状轻,ESR值较低等临床特点。MRI及ECT检查、组织活检及诊断治疗对其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它不仅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对SCI的研究有很多,然而迄今为止对SCI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因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极化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在SCI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小胶质细胞极化在SCI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SCI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脊髓内转移对神经根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神经根切断吻合模型基础上,通过显微注射法在立体定位仪上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直接转移至大鼠神经根损伤部相应的脊髓腹角。术后1、3、7、14、28d利用DNA末端原位标记、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观察脊髓凋亡细胞、Caspase-3、bcl-2及iNOS表达的改变。结果神经根损伤诱导Caspase-3和iNOS的表达,触发运动神经元凋亡;AxCA-BDNF治疗后腹角运动神经元不但较少表达Caspase-3和iNOS,而且bcl-2表达增加,发生凋亡的细胞减少。结论AxCA-BDNF介导的外源性BDNF基因转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xCA—BDNF抑制内源性的死亡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Ski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ki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GFAP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固有表达,LPS活化和划痕损伤后表达均上调。Ski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1 mg/L LPS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后,Ski表达开始增加,4 d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活化组;细胞划痕损伤后Ski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情况高度一致。Ski在正常及LPS活化6 d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核,LPS活化后2和4 d时在胞质中出现明确的Ski表达。结论:Ski蛋白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由此,我们推测Ski蛋白可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肉毒毒素干预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 NT-A 30 U/kg)。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分为1 d、3 d和1周(1 w)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NL后大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并随着结扎时间的增长浸润程度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模型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与疼痛模型组比较,肉毒毒素干预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SP和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