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女,53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3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胸12~腰1水平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Ⅲ级,胫前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Ⅳ级;耻骨联合水平以下及双下肢内侧浅感觉障碍,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踝反射亢进。术前胸腰椎增强MRI示胸8水平硬膜下占位病变,局部沿左椎间孔蔓延,脊髓受压;胸12~腰1椎体平面髓内囊性占位(图1)。经科室讨论决定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管骨架、水通道蛋白4(AQP4)和K+通道4.1(Kir4.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9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n=30)和损伤组(n=60),损伤组设6 h、1 d、3d、5 d、7 d,每个亚组12只大鼠。用Allen打击法制备T10打击损伤模型。损伤后各时间点各组行脊髓含水量检测、脊髓HE染色,观察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行微管蛋白、AQP4和Kir4.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急性损伤后三组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损伤组各时间点脊髓含水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5 d时最高。HE染色显示,损伤后6 h,灰质主要以出血为主;损伤后1 d,灰质出血严重,神经元肿胀加重;损伤后3 d,灰质坏死面积加大,水肿现象明显;损伤后5 d、7 d,灰质坏死更加明显,水肿现象更加严重。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损伤后AQP4在灰质表达逐渐增高,且5 d表达为高峰,微管蛋白和Kir4.1表达趋势基本相同,为损伤后表达逐渐下降,5 d表达最低。结论脊髓损伤后微管蛋白表达与Kir4.1表达趋势相似,与AQP4表达趋势相反,可能共同参与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在SCI的继发性损伤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阐述了氧化应激在SCI中的作用、主要信号通路及现有治疗方法。重点关注Nrf-2、PI3K/AKT、TLR4/MyD88等通路在氧化应激调控中的作用,并探讨抗氧化疗法在减轻SCI症状中的潜力,旨在对深入理解SCI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新生鼠窒息后不同时间段脑组织NF-κB动态变化,以探讨NF-κB信号途径在新生鼠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出生7d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窒息组(B组);制备新生鼠窒息模型,并于窒息后1、3、5和7d取脑组织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窒息新生鼠脑组织NF-κB p65活性表达水平。[结果]窒息组各组脑组织NF-κB的表达均较A组显著增强(P﹤0.05),以5d时升高最明显,并伴有神经细胞坏死及凋亡现象。[结论]NF-κB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机制介导窒息后脑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脊柱结核与肿瘤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典型脊柱结核与肿瘤的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难以确定诊断的脊柱肿瘤或脊柱结核患者23例,其中证实为脊柱结核的9例,证实为脊柱肿瘤者14例;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检查,总结非典型脊柱结核特点及与脊柱肿瘤的鉴别点。结果 9例非典型脊柱结核患者中2例x线片无变化,而MRI检查提示椎间隙及相邻椎体T2像高信号者,给予抗结核治疗痊愈;其余7例均行手术或病理确诊,经手术、抗结核治疗痊愈;其中不全瘫痪2例手术减压,病灶清除,术后抗结核治疗,瘫痪恢复。14例脊柱肿瘤中,有转移瘤5例,原发瘤9例,其中不全瘫痪3例,减压后好转。结论 非典型脊柱结核具有病史长,结核中毒症状轻,ESR值较低等临床特点。MRI及ECT检查、组织活检及诊断治疗对其诊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脊髓内转移对神经根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神经根切断吻合模型基础上,通过显微注射法在立体定位仪上将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直接转移至大鼠神经根损伤部相应的脊髓腹角。术后1、3、7、14、28d利用DNA末端原位标记、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观察脊髓凋亡细胞、Caspase-3、bcl-2及iNOS表达的改变。结果神经根损伤诱导Caspase-3和iNOS的表达,触发运动神经元凋亡;AxCA-BDNF治疗后腹角运动神经元不但较少表达Caspase-3和iNOS,而且bcl-2表达增加,发生凋亡的细胞减少。结论AxCA-BDNF介导的外源性BDNF基因转染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xCA—BDNF抑制内源性的死亡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大鼠大脑皮质,分离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采用LPS刺激和细胞划痕损伤2种方法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个时点2种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Ski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情况,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ki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GFAP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固有表达,LPS活化和划痕损伤后表达均上调。Ski在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1 mg/L LPS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后,Ski表达开始增加,4 d时表达量最高(P0.05),6 d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未活化组;细胞划痕损伤后Ski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情况高度一致。Ski在正常及LPS活化6 d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核,LPS活化后2和4 d时在胞质中出现明确的Ski表达。结论:Ski蛋白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并在活化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上调。由此,我们推测Ski蛋白可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疼痛模型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肉毒毒素干预组(结扎左侧L5、L6脊神经,结扎3 d后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 NT-A 30 U/kg)。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将各组分为1 d、3 d和1周(1 w)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NL后大鼠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并随着结扎时间的增长浸润程度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模型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与疼痛模型组比较,肉毒毒素干预组1 d、3 d和1周时SP、IL-6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Bo NT-A对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的镇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SP和炎性介质IL-6、TNF-α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