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8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神经病的病变部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的发病部位.方法总结12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及言语听力、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耳蜗电图、耳声发射及对侧声抑制试验的特点.结果12例的耳蜗电图-SP均消失.结论听神经病的发病部位在耳蜗的内毛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综合征性隐性遗传性耳聋4个家系的听力学特点及遗传特征.方法 对4个家系进行相关资料调查和听力学检查分析.纯音测听62例,耳聋25例.对先证者4例行双侧声导抗、ABR测试.结果D、G家系学语前聋,表现为聋哑症.E、F家系学语后聋,多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听力下降.E家系耳聋始于8岁以后,F家系耳聋最早始于5岁,最晚始于22岁.首先是高频区受损,以后向中、低频扩展.F家系Ⅳ5因突发性耳聋导致全聋.听力学测试支持耳蜗性感音性听力损失.4个家系男女均有发病,表型正常的双亲,后代可有耳聋,耳聋患者可有正常后代.D、G家系可见隔代遗传.全身检查未见其它部位畸形.结论4个家系为无综合征的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经GJB2、GJB3、GJB6、线粒体耳聋基因筛查,F、G家系与GJB2基因突变相连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行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术中知晓情况。方法:择期行Lc患者240例,随机分均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D组给以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和维持,P组则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诱导、插管及腹腔充气的心血管反应;记录术中用药、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调查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D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未见血压明显变化,腹腔充气血压升高(P〈0.01),拔管后血压降低(P〈0.01);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降低(P〈0.01)。D组麻醉和手术过程心率降低(P〈0.01)而P组心率保持不变。P组清醒拔管时间均少于D组(P〈0.05)。D组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使用较多(P〈0.01),麻黄碱使用较少(P〈0.05)。D组术后即时镇痛(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少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选择方法之一,术中注意右美托咪啶诱导给药速度、加强心率监护和管理,且无术中知晓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宜切除巨大侧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 应用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 ,制作眶颧骨瓣及颅骨骨瓣 ,结合下颌骨脱位下移 ,获得了充分暴露肿瘤的术野 ,治疗 2例占据咽旁间隙、颞下窝穿颅底达颅中窝的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结果 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等任何颅内并发症 ,面部无明显畸形 ,咬合正常。结论 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是用于切除巨大咽旁间隙、颞下窝、侵入颅中窝的侧颅底良、恶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寒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5):19-22
人工耳蜗植入目前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双耳听力植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尽管其存在费用、手术风险、患者远期期待、双侧植入设备整合等问题,双侧耳蜗植入越来越被广为接受,被耳科专家所推荐。相比单侧植入,双耳植入可显著提高声音定位能力,减小头影效应,明显改善在安静和噪声下的听力和言语理解能力,有助于获得更自然的声音感受,促进听觉言语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更快的重建言语功能。双侧耳蜗植入带来的听觉刺激可以更好的促进听觉通路和皮层的协调发育。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外单次注射胶原酶与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外两次多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2例,射频热凝+盘内外单次注射胶原酶;B组54例,射频热凝+盘内外两次多点注射胶原酶;分析两组治疗后13 d、3月和6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变化、治疗后3月的椎间盘突出物指数(IDH)变化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13 d、3月和6月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9、2.83、2.91;2.78、2.87、2.94,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6、2.35、2.20,P均<0.05);两组治疗后3月的IDH均比同组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6、2.84,P均<0.05)。且B组治疗后3月的IDH和突出物缩小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0.83、2.20,P均<0.05)。 B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相比射频热凝联合盘内外单次注射胶原酶,射频热凝+胶原酶盘内外两次多点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