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2020年6月至9月对我国25个省市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 使用问卷收集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调查患者生活质量, 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共回收符合要求的调研问卷1 075份, 中位年龄60(52, 67)岁, 男性占74.1%(797例)。总人群EQ-5D指数中位得分0.7(0.5, 0.8);EQ-视觉模拟量表(VAS)中位得分60.0(40.0, 80.0)。在五个维度中, 报告焦虑/抑郁的比例最高, 为59.8%, 自我照顾问题的比例最低, 为35.8%。多元线性回归显示, 女性、中老年、肥胖、有合并症、有焦虑抑郁、社交媒体渠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与EQ-5D评分呈负关联(均P<0.05);老年、有合并症、有抑郁、焦虑合并抑郁、社交媒体渠道、CABG治疗与EQ-VAS评分呈负关联(均P<0.05)。结论我国冠心病患者一半以上生活质量评分偏低, 与性别、年龄、肥胖、治疗方式、有无合并症、情绪状态有关。临床除关注传统社会人口学因素对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急诊PCI的160例AMI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3个月.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术后24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常规检测术后3个月心功能、血脂、肝肾功、尿酸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别嘌醇组心肌酶谱及cTnⅠ明显降低、SOD活力增加、术后24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血尿酸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别嘌醇预处理能减少AMI患者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脉图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108例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脉压(ABPM)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4 h动态脉压(24 h pp)分为高血压A组(24 h pp<60 mm Hg)49例和高血压B组(24 h pp≥60 mm Hg)59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先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室壁厚度及腔室大小,再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舒张早期及晚期的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计算上述4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表示.分析24 h pp与心脏结构及功能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A、B组左房内径(LAD)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DTI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B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高血压A组(P<0.05).同时DTI参数明显低于高血压A组(P<0.05).3组间左室射血分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 pp的增加是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8周内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100mg/次,2次/d,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增加,LVDd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表电生理指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4例特发性房颤(Ⅰ组),51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Ⅱ组),50例正常人(Ⅲa组)和55例不伴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Ⅲb组)用分规测量12导联心电图的同一心动周期的P波时限.得到P波时限的最大值(Pmax)和最小值(Pmin), P波离散度(Pd).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和射血分数(LVEF).结果 Pmax在Ⅰ、Ⅱ组间P<0.025,Ⅰ、Ⅲa组间P<0.01,Ⅱ、Ⅲb组间P>0.05; Pd在Ⅰ、Ⅱ组间P<0.05,Ⅰ、Ⅲa组间P<0.05, Ⅱ、Ⅲb组间P>0.05;而Pmin在各组间无差异;LAD和LVEF在Ⅰ、Ⅱ组间P<0.01,Ⅱ、Ⅲb组间和Ⅰ、Ⅲ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以Pmax≥115ms和/或Pd≥45ms为阳性标准,其对特发性房颤的敏感性72.58%,特异性94.36%,准确性88.64%.结论 Pd和Pmax对预测阵发性房颤是2个有用的电生理指标,但不能将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者从器质性心脏病者中区分出来,左房扩大和LVEF的降低是导致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接受抗血小板+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36%,42/47)高于常规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36<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MMP-9、sVCAM-1、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P-9、sVCAM-1、Lp-PLA2水平下降,且研究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探讨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确定为杓型组(42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为非杓型组(61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DTI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舒张早期和晚期的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计算上述四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表示,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MPWD)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A峰及E/A比值以作比较。结果高血压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间E、E/A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非杓型组Em、Em/Am比值明显低于杓型组(P〈0.05)。结论DTI技术能简便、准确定量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从而准确判断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其作用优于传统的MPWD。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提示存在更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纳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对UPA的诊断标准,将135例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纳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克赛40mg皮下注射每天2次). 疗程7~10d.观察两组UAP的总有效率、出血副作用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治疗UAP总有效率分别为97.05%.74.62%(P<0.01).观察1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AMI,对照组4例发生AMI.低分子肝素纳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结论在常规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