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早产孕妇(早产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1例正常分娩的孕产妇(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关危险因素中高龄产妇、早产史、反复流产、接受过高等教育、产检少于10次、家族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以及怀孕期间患阴道炎等因素,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无固定工作、母亲早产病史和子宫畸形等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早产组患儿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休克、心力衰竭、糖代谢紊乱、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与出生体质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暂停、NRDS、消化道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出生时低Apgar评分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早产组乙级和丙级伤口愈合明显多于对照组,早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患病的首要因素,其病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必须重视孕期保健,及早诊断治疗生殖道感染,加强产前保健。 相似文献
2.
20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迁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近20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迁以及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对20年来剖宫产病例资料分为前后两组(1984-1993年和1994—2004年)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984~1993年平均剖宫产率为27.41%,而1994—2004年的剖宫产率高达43.28%,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儿窘迫在前10年的剖宫产指征中居第二位原因,占18.18%,在后10年中,该指征已跃居为剖宫产的第一位原因,占31.0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从0.76%增加到4.76%(P〈0.01)。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0.67‰和13.79‰,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剖宫产率,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未下降。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对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对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检出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10年发生出生缺陷的中期引产胎儿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5年与后5年比较,1.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分别为8.82‰及28.05‰2.出生缺陷的顺位由神经管畸形变化为先天性心脏病;3.本市人口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11.65‰、3.41%(前5年)及18.17‰、37.10‰.结论 1.10年来本市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明显增加;2.出生缺陷前5年以神经管畸形为主,后5年则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相似文献
4.
5.
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508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产妇5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围产儿结局,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儿窒息、RDS发生率及死亡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孕周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盘因素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应用地塞米松与未应用者相比,足量应用地塞米松与未足量应用者相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孕35周后早产患者,延长孕周并不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孕周越小,早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结局的重要治疗措施。35~36^+6周PPROM者建议在破膜48h内分娩,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中不同类型胎儿畸形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图像。结果产后(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畸形61例,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56例,诊断率91.8%,漏诊5例。结论超声在中晚期妊娠胎儿畸形筛查中图像清楚,安全性高,是产前诊断与筛查胎儿畸形首选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