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细胞牛心包构建引导骨再生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适宜降解吸收时间的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材料。方法采用0.25%Trypsin+0.5%Triton X-100酶联脱细胞法对新鲜牛心包进行脱细胞处理,将脱细胞牛心包(A组)、甘油保存脱细胞牛心包(B组)、碳化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 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AC]交联脱细胞牛心包(C组)、甘油保存EDAC交联脱细胞牛心包(D组)4种膜材料分别植入38只SD大鼠背部皮下,不植人材料为E组。于2、4、8和16周分别处死大鼠7、12、12和7只,观察周围组织反应及材料的降解吸收情况。结果4种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囊膜形成。术后4周,A组和C组的炎性反应轻微,纤维包膜变薄。A组膜材料吸收替代时间为8周左右,C组吸收替代时间为16周左右;16周时B组和D组材料仍有纤维包膜。结论EDAC交联脱细胞牛心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想的降解性能,在动物体内能顺利被自体组织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在II只狗的双侧下领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 cm x1.Ocmx0.5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周,16周采用Dental-CT及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①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只狗(16周组)牛心包处理区伤口愈合欠佳;316周内牛心包未见明显吸收,周围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③牛心包覆盖侧骨缺损修复速度快于对照侧。结论①GA牛心包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牛心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②GA处理的牛心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口腔内纯钛种植体短期内表面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并探讨细菌生物膜结构与口腔卫生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从12例种植患者获得术后6周复诊时取下的12枚完整的ITI种植体愈合帽,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愈合帽表面生物膜的结构、分布等性质进行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并分析了与牙菌斑指数的关系。结果:种植术后6周的12枚种植体愈合帽表面均广泛存在细菌生物膜,但分布不均,与愈合帽表面的位置有关。生物膜的厚度及范围与牙菌斑指数呈正相关。结论:术后短期内种植体愈合帽表面细菌生物膜的结构与口腔临床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种植牙根尖炎的早期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4例种植牙术后急性种植体根尖炎的患者进行翻瓣,去骨,彻底清除种植体根尖区的炎性组织,暴露的根尖部用碘伏和生理盐水纱布交替浸泡后,向根尖部注射派丽奥糊剂,关闭创口。同时给予全身用药。定期临床及放射学评估根尖区情况。结果:4枚种植体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片显示根尖低密度区消失,如期修复。结论:对于种植体根尖炎,早期全身用药和外科清创治疗是有效的,能提高种植体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正常及关节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滑膜内护骨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25只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术后1、2、4、8、12周处死,5只行模拟手术作为假手术对照,另2只不行手术作为空白对照。取颞下颌关节标本,HE染色观察镜下结构, 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中OPG和OPGL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各实验组动物术后体重无减轻,伤口愈合良好,大体及显微镜下观察关节盘明显前移位。对照组OPG主要表达于滑膜下层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滑膜衬里细胞,滑膜内 OPGL无表达或鲜有表达。关节盘移位后,仅1、2周各1个样本滑膜下层少量OPGL表达,其它样本未见明显OPGL阳性细胞;OPG表达强度无减弱。结论: 正常颞下颌关节滑膜内OPG表达明显强于OPGL,对正常状态骨软骨代谢平衡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关节盘移位后OPG和OPGL无明显变化,保证了关节盘移位后骨软骨代谢能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性GTR膜材料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细胞相容性好;不易引起伤口裂开,膜早期暴露,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膜材料。近年来,用于实验及临床的可吸收性膜材料种类很多。本文综述了其中常见的几种膜材料的性质、特点,并对GTR膜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其功能性复合膜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是指通过牵张装置对切开后的骨组织施加缓慢而稳定的牵张或扩张力,激活有关细胞的增殖与合成功能,促进骨及相关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增加新骨、矫治骨骼发育不足或修复骨缺损的效果[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研究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的骨质形态,了解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相关参数。为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取11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就诊的中国人患者的CBCT资料,测量上颌前牙区各受测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的厚度,牙冠与牙根长轴的角度以及若采取理想种植方案,种植体根方的骨质情况。结果: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厚度不足1.0 mm的比率均超过50%,牙冠与牙根长轴均有一定的角度,若采用理想修复效果指导种植,种植体根方骨质不足。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前牙区多为凸面型,较难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种植骨支持。在上颌前牙区种植患者中建议使用CBCT等技术手段进行的术前评估,对于不能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骨支持的病例可以通过角度基台修复或引导骨组织再生等技术获得理想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中c-fos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实验组25只用于建立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5只行模拟手术作为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另2只不行手术作为空白对照.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髁突软骨中c-fos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水平,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平均灰度值.结果 实验组关节盘移位1周后,髁突软骨c-fos Mrna的灰度值为57.66±4.80,C-FOS蛋白水平的灰度值为144.12±12.4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移位4周后,髁突软骨c-fos Mrna表达和C-FOS蛋白水平开始回落.关节盘移位8~12周后两者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髁突软骨c-fos Mrna的灰度值为16.64±0.08,C-FOS蛋白水平的灰度值为46.72±5.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盘前移位的早期髁突软骨c-fos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可能在关节盘移位后髁突软骨的改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牙槽骨劈开技术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6例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大于12 mm,颊舌向厚度在3~5 mm之间的牙列缺损患者,行牙槽嵴劈开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共植入ITI种植体147枚,Replace种植体52枚。根据骨劈开术后间隙及唇颊侧骨壁厚度等不同情况选择植入或不植入自体骨、人工骨粉等修复手段。术后6月种植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种植区软组织愈合好,无红肿,颊舌向牙槽骨较种植前明显增宽。术后除1颗种植体失败取出外,其余种植体稳固,种植修复体能正常使用。复诊时X线检查骨吸收≤1 mm。结论 骨劈开术使牙槽骨宽度在3~5 mm的病例有了一期种植的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增宽牙槽骨的方法。 相似文献